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法治天地 > 法律在我们身边 > 法律保障生活 > 法律的作用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910964
结合材料,完成答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不法分子将诈骗窝点转移藏匿在缅甸、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特别是在“金三角”、缅北地区,大肆对我国内民众实施虚假投资理财、刷单、网络贷款等诈骗,并衍生出非法拘禁、绑架、人口贩运等各类违法犯罪,危害十分严重。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去年6月以来,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拔钉”行动,严厉打击惩处电信网络诈骗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校及刚毕业学生逐渐成为犯罪集团拉拢吸收对象,未成年人涉罪人数有所增加。今年1月至10月,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帮信、掩隐三类犯罪人员中,不乏在校及刚毕业学生。其中,未成年人占比1%,人数同比上升68%;有的未成年人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组织者,表明此类犯罪开始向未成年人群体渗透。今年9月,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启动第35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联合挂牌督办,全力打团伙、摧网络、斩链条,持续释放从严惩治的强烈信号。其中,最高检与公安部联合督办的浙江“12·30”专案已抓获11名主犯,判决4名,主要组织者葛某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其余3名主犯均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形成有力震慑。

公安部将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力度,深入开展“云剑”“拔钉”“断流”等专项行动,继续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持续推进相关联合行动,向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发起凌厉攻势,坚决遏制此类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一角度3分,共9分)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材料一

时期少年青年老年
相关法律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劳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材料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该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其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贯穿整部法典始终,涉及监护、收养、遗嘱继承等各个方面。


阅读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谈谈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3)请你谈谈民法典把“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理念贯穿整部法典始终的原因?
2021-07-28更新 | 93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研习案例   与法同行】

某班在学习《走进法治天地》一章时,同学们收集了以下法律素材并组织开展了讨论,请参与其中。


活动一:法律我了解

20233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2023121438分许,新泰交警大队对刘某三酒后驾驶的“捷达”牌营运出租车进行了处罚,吊销其驾驶证,且五年内不得重考,同时他将面临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5000元的处罚。

近年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大,老虎”“苍蝇一起打,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2022中纪委已打下32老虎,落马老虎数量为十九大以来最多。

(1)请写出素材①--③分别对应的法律特征。
活动二:法律我分析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将“保护生态环境”写入民法典,有利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维护公民享有宜居的生存环境的权利;将“人格权”单独入编民法典,有利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弥补“重物轻人”的立法缺陷;将“霸座”“霸铺”“抢夺方向盘”等不文明的乘坐行为入编民法典,目的在于以民法的形式明确此类行为的违法性质,依法实施法律制裁。将“保护生态环境”“人格权”“霸座”写入民法典,体现出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一谈法律是如何“规范我们的行为,保障我们的生活的”?
活动三   法律我践行

建设法治中国是我们的共同事业。研究性学习活动已近尾声,同学们在微博上纷纷留言,决心与法律同行,以实际行动争做守法好公民。


(3)今后,你打算如何学会依法办事,做到与法同行?
2023-09-27更新 | 191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2020年1月31日,社区志愿者许某在闵行某小区入口执勤。访客毛某驾驶汽车意图进入该小区,许某按防疫规定向其解释并予以阻止,毛某随即打电话通知被告人凌某及其妻子吴某到场。两人到场后对防疫规定不满,不听在场保安、围观人员劝阻,纠缠辱骂志愿者、推搡被害人许某过程中,被告人凌某趁被害人许某不备,将其摔倒在地并骑坐在其身上实施殴打,致被害人全身多处软组织伤,腰5椎体压缩性骨折,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闵行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凌某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致被害人许某轻伤二级,属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虽然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人凌某系初犯,案发后具有自首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从轻、从宽处罚,但被告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有关工作人员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应当从重处罚,不宜适用缓刑。遂判决被告人凌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1)拟题: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2022-01-06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