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河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1-06-23 3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史学热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观察下列图片,其中能够体现文明交流融合的是(     

①嵩岳寺塔                       ②嵩山中岳庙                      ③洛阳古丝绸之路遗址                  ④殷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06-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下面国宝重器,凭借其巧夺天工的设计、优美的纹饰等备受世人关注和喜爱,它们均出土于河南。这说明( )
A.文化中原,工艺高超B.夏商文明,领先世界
C.生产工具,种类丰富D.封建文化,异彩纷呈
2021-06-21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在左脚趾上挂铁),没入其器物”。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B.保障生产生活稳定
C.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D.防止诸侯王势力过大
2021-06-21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面图片共同反映了(     
A.耕作技术的演进B.古代农业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D.古代科技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唐朝首都长安是一座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的大道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型人和各种中亚人……唐朝统治下的中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对外开放D.交通发达
2021-06-2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北宋初年,四川地区16家富商约定印制同等规格和材质的纸质收据一一“交子”正反而都有印记,上面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案,每家都盖上印章,又增加了只有彼此才能识别的“密码”。这说明“交子”( )
A.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B.设计上注重“防伪”功能
C.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D.体现了商业竞争意识
2021-06-21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2019年以来,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可以参考的“东方药物巨典”是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轮船开启了中美贸易,它提交国会的航行报告称,同中国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比英国的“凌驾于人”式贸易更有前途。在之后的50年中他们不再满足于合法贸易。美国商人开始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1842年,美国政府派出舰队抵达广州,向广州当局提出,美国商人应当享有“同其他国家商人一样的最惠国待遇”。美国政策此时发生化所依据的国际形势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溯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1-06-2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说:“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这种关系固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䜣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对材料中的“亦可以为福”理解正确的是( )
A.密切了中国与西洋的关系B.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
C.激起了清政府的自救运动D.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2021-06-21更新 | 10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有学者评价:“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说明长征(     
A.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40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据此推断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指挥台儿庄战役提高中国威望B.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C.积极进行根据地建设D.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太原会战
2021-06-2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要是没有这场战争,就没有新中国的“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甚至改革开放以来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发展经济,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长时间的和平和发展环境。由材料可知,“这场战争”(     
A.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
C.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和平的环境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20世纪50年代,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B.小农经济难以应对西方大国的经济封锁
C.作者认同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获得广大群众的拥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美国前国务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1971年)我的飞机刚刚起,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得尊重
C.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交
2021-06-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与辉。在该文明的古王国后期,金字塔越修越小。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统治者思想趋于理性B.统治者开始重视民生
C.统治者有了平等意识D.统治者权力逐渐衰落
2021-06-21更新 | 2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希腊城邦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这句话说明(     
A.希腊城邦制度有利于自由主义产生B.古希腊文明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建立了许多城邦国家D.西方民主的开端起源于雅典的民主政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西方在历经漫长面黑暗的中世纪后,方于滨海之国意大利率先兴起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古希腊海文明予以再发现、再认识和再创造,冲破宗教枷锁和束缚,催生“平等、自由、博爱”的资本主义精神,触发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以下属于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时期的作品是( )
A.《人权宣言》B.《最后的晚餐》C.《荷马史诗》D.《十二铜表法》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8. 如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顶点,其中乙涉及的事件是(       
A.使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端日益显著暴露B.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2022-06-01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2018年3月23日凌晨,美国打响了对华贸易战的第一枪。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将采取措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投资,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争端解决机制。此举严重背离了( )
A.经济全球化趋势B.社会信息化趋势C.政治多极化趋势D.文明多元化趋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科学未萌之时,人们对世界认识有限,许多解释不清的事情,最后的解释权往往属于上帝或其他神灵。不过,历史地看,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灵在人们思想中的地盘是不断丧失的,近代有两位科学家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其中“一位把上帝从物理学中赶走,一位则把上帝从生物学中赶走”。材料中“把上帝从物理学中赶走”的科学家是(     
A.爱因斯坦B.爱迪生C.牛顿D.达尔文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殷墟甲骨图二王羲之《兰亭序》图三毕昇和活字印刷术图四

材料二:日本民族虽有着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创制则相当。长期以来,其人民是以汉字作为自己传播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称汉字为“真名”。五世纪初,日本出现被称为“假名”的借用汉字的标音文。日本文的最终创制是由备真备和弘法大师(空海)来完成的。他们两人均曾长期留居中国唐朝,对汉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据标音汉楷体偏旁造成目文“片假名”,后者用汉字草体创造日文“平假名”。尽管自十世纪起,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汉字的使用却并未因此而废止。时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宇仍保留有一千多个体汉宇。其中,在2010年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语常用汉字表中,共收录了2136个汉字。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二、三,概括我国文字流传至今的主要因素。请任选一幅图片述其历史价值。
(2)材料一中图四所示可能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文字”,它的形成与哪些古代文明有关?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综合上述探究,概括文字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河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业同外国人党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二: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支持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向号。

材料三: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痛斥古代社会通迫女性节烈的陋习,“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节烈不仅是对人性的残害,更是不道德的行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千;就是女子,也不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和民用工业的特点。
(2)材料二中“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实行改革的精英”典型代表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他们“实行改革”的因素。
(3)材料三中,鲁迅批判节烈观的依据,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示意图


材料二: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常委、雄安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刚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了更为细的建设发展“脉络”:高起点高质量编制规划;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陈刚说:“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板雄安质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3-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图中A到B、C到D期间发展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雄安新区的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3)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改革开放的历程,请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材料二: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三: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政策。

——摘编自《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四:苏联全盘集体化动开展后,全国各地互相竞赛,一些地方用式力威胁等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在集体化高潮中,消极息工等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农庄中,收粮食时的损失率高达20%-40%。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列宁的政策”是指哪一政策?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应注意什么?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5. 请根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21-06-2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历史(密卷一)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史学热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史学热点
2
中国古代史
2,3,4,5,6,7,21
3
中国近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地方历史单题
20.65青铜器 单题
30.65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40.65铁犁牛耕的使用  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5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60.65纸币的出现及作用单题
70.65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单题
80.65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90.65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单题
100.65长征胜利单题
110.65百团大战单题
120.65抗美援朝单题
13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14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150.65古埃及单题
160.65古希腊和雅典城邦单题
170.6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单题
180.4巴黎公社单题
19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200.65牛顿的贡献及影响单题
二、综合题
210.4我国文字的演变  书法艺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220.65洋务运动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
230.65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地方历史
240.65俄国农奴制改革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论述题
250.4“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