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末 2021-09-23 3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A.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B.由一个民族不断演化而形成
C.部落之间不断攻伐不断合并中形成D.部落与部落联合繁衍而形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夏朝是奴隶社会,它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甲骨文(     
A.是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B.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是中国古代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D.是古代中国年代最早的文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列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是
A.三令五申B.一鼓作气C.老马识途D.百发百中
2021-09-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     
A.商鞅变法符合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B.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D.统治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币。这主要是削弱地方割据的
A.军事基础B.政治基础C.经济基础D.文化基础
2021-09-23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史官所编撰的史书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记述和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这表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21-09-23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民族与各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民族之间隔阂与偏见消失B.民族矛盾得到彻底化解
C.民族性格和意识趋于一致D.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迁与社会混乱,……时代变了,治理的方法不能不变。

——摘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材料二   “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刑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摘自《韩非子定法》

“术藏于胸中,以遏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摘自《韩非子八经》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摘自《韩非子扬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韩非子思想建构的基础(韩非子思想的两个基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韩非子思想的核心。
2021-09-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建武(刘秀年号)六年十一月,下令,凡在王莽时,不合汉朝法律没官为奴婢的人,一律免去奴婢身份,恢复为平民。十一年二月,下诏书说:“天地之性以人最为贵重。如果有杀害奴婢的,不得减轻罪等。”十一年八月,下令,如有敢烧奴婢的,按律条定罪,免除被烧灼人的奴婢身份而成为平民。十一年十月,下令废除奴婢射伤人即处以死刑的法律条文。

——编译自范哗《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二   (建武六年)六月辛卯,诏曰:“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指训练的兵种)及军假吏(临时设置、非正式的军吏),令还复民伍(指军队复员)。”

——范哗《后汉书光武帝纪》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2021-09-23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1.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大兴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既是一部北魏实力增强的历史,也是鲜卑族汉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尤其是守旧贵族),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万余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移到中原。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幕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移风易俗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当时社会背景和改革;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对话主题,具体对话内容)
(2)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既是一部北魏实力增强的历史,也是鲜卑族汉化的历史。
2021-09-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10,11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炎帝与黄帝单题
20.85王位世袭单题
30.8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40.65七雄征战单题
50.65商鞅变法单题
60.65武帝的经济措施单题
70.65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单题
80.65少数民族的内迁  北魏统一北方单题
二、综合题
9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100.65光武中兴
11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