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白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期中 2022-12-26 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如果要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的相关内容归纳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走向近代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如果给他们画像,下列可以选择的历史背景是(     
A.他们率领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
B.他们在约克镇战役中打败了英国军队
C.他们在南美洲地区打击西班牙军队
D.他们率领军队打败了反法联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璃瓦尔率领起义军队,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1858年,印度的章西女王拿起武器,率领军民同英国军队展开了英勇斗争。这些历史场景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B.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C.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民族解放运动迅速高涨
2018-02-26更新 | 261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九年级调研考试试卷(7)(三门峡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法国某将军回忆一战时的一场战役时说:“德国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散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场战役(     
A.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B.是一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役
C.是一战欧洲东线战场的战役D.揭开了协约国反攻的序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俄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
B.沙皇专制制度已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C.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D.通过改革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
2022-01-03更新 | 9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林肯在总统就职演讲中讲道:“我完全无意,对已经存在奴隶制的各州的这一制度,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涉。我深信我根本没有合法权利那样做,而且我无此意图……因此我认为,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由此可见,林肯认为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D.废除黑奴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以上内容出自(     
A.废除农奴制法令B.1787年美国宪法
C.《宅地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22-09-06更新 | 22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三中学中考五月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美国南北战争一结束,林肯总统说服国会,首先要重建南方。不久,林肯总统遇刺,副总统维任之后提出的一个口号就是不要报复,先重建南方。他们的做法(     
A.彻底解除了南北方经济矛盾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D.改变了美国社会性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从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签订,日本国门被打开,到20世纪初日本废除所有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日本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成为近代亚洲唯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促使日本社会发生这种质的飞跃的原因是(     
A.武装倒幕,天皇掌权B.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
C.甲午战争,侵略中国D.科技立国,重视教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872年,日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1914年,日本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日本
A.废藩置县B.建立新式军队C.“殖产兴业”D.提倡“文明开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叶渭渠《日本文化史》认为:日本除了建立和洋文化“冲突——并存——融合”的文化模式以外,还构建了“西方民主主义、科技文明与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的现代化模式,走自己独特的现代化道路。这说明近代日本(       
A.有所选择地学习西方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D.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3. 杨宁一教授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里写道: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这说明: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B.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C.科技与生产紧密的结合D.英国科技发明遥遥领先
2020-09-10更新 | 80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0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重工业的发展特别迅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末,美、德等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这种情形出现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运动期间
选择题 | 适中(0.65)
15. 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 现在哪一方面?(     
A.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B.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D.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2022-12-30更新 | 129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可见,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原因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改变落后的制度
C.国内阶级矛盾尖锐D.快速实现近代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1908年,采用流水装配线大规模作业的福特T型车面世,以其低廉的价格使汽车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美国亦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蒸汽机的发明
C.电力时代的到来D.内燃机的应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8. 有学者在评论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时认为:农民占有的分地少、支付的赎金高,也在于政府试图让农民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还可以为雇主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A.稳定的社会环境B.广阔的国内市场
C.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廉价劳动力和资金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俄国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后,赫尔岑在《钟声》上宣称“解放是一种欺骗”,奥加廖夫也认为这是“旧农奴制被新农奴制所代替”,这些评价是基于
A.农奴自由受限制
B.农奴获得土地需要交纳赎金
C.农奴不能选择职业
D.地主可以继续买卖农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林肯在一次题为《裂开的房子》演说中说道:“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说明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
A.维护国家统一B.废除黑人奴隶制C.发展资本主义D.推翻殖民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下列关于该领域的成就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B.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C.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D.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2. 1870年,约翰·洛克菲勒组建了美孚石油公司:1880年,该公司提炼的石油占全美95%; 1882年,该公司掌握了14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了26家公司的多数股票。这反映了
A.手工工场的建立B.工厂制度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发展D.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3. 某部著作的序言中写道:“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这部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D.《高老头》
2022-09-06更新 | 19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沙瑯中学中考五月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达尔文的进化论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D.但丁的人文主义思想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许多学者认为:一战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现象……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综合发力的结果。可见,这些学者强调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外交因素
D.军事因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6. 1900—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军费从约11亿美元增至近20亿美元,各成员国兵力也扩充,德国陆军达到87万人,俄国陆军达130万人。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     
A.各国发展不平衡B.扩军备战愈演愈烈
C.法西斯主义盛行D.德俄两国矛盾最尖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7. “法国人和英国人认为德国是罪魁祸首,而德国人认为俄国、法国和英国应负责任。只有少数有识之士认识到战争是由欧洲分裂的政治结构造成的。”下列对一战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解放战争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022-12-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白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8.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俄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斗争是(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农奴制改革D.彼得一世改革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9. 中国代表团成员伍朝枢在总结巴黎和会时说“二十世纪之世界,生存竞争之世界也。公立强权之表里外交内政息息相关,此次吾国外交之失败原因,一言蔽之,国势积弱而已,或者不察以为列强主持公理,自仗义执言,不知依赖性根,最为我国民之弱点。”“吾国外交失败”是指
A.会议被英法等国操纵B.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会议拒绝中国代表出席D.会议将全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中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0.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巴黎和会期间担任英国方面的财政专家,他认为协约国的赔款政策“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这种政策……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最凶暴的行为之一”。凯恩斯认为的“胜利者最凶暴的行为之一”是指
A.《九国公约》B.《凡尔赛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1. 19世纪伴随着殖民侵略的加剧,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圣马丁将军逝世160周年当天,阿根廷全国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各界人士纷纷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旁的大教堂墓室,向圣马丁将军的灵柩献花致敬,教堂还为圣马丁将军举行了宗教纪念仪式。

材料二   随着19世纪中期印度变成英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策对印度各阶层造成的危害日益显露。英国的纺织机器几乎消灭了印度的全部城市纺织工人,失去生计的手工业者大批死亡。大量纺织品的输入也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村社的自然经济结构被瓦解,千百万人失去土地,农民普遍陷入债务网络。此外,戴贺胥以“丧失权利”“治理不善”等理由,兼并了一批土邦(重要的有占西、那格浦尔等),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和封号,甚至有名无实的莫卧儿末代皇帝也被告知,在他死后,英国要取消他的皇帝封号,其家族要被赶出德里。

——摘编自韩建萍《1837—1857年英国对印度的政策调整与危机》

材料三   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1877年初,英国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11月1日,印度总督坎宁公布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诏书,宣布不再侵犯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和特权……同时,进行军事改革,减少英印军队中的土兵比重,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并大量从印度少数民族中征兵。

材料四   英国女王1858年11月1日文告(节录):……朕对于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对于朕自己王权一样,加以尊重。……对于其他一切以武装反对政府的人,朕于此特允无条件宽恕、特赦和大赦其对于朕躬、朕的王权和尊严所犯的一切罪行,只要他们回家和从事正常的工作。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教学参考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根廷人民纪念圣马丁的原因。
(2)材料二的统治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发生的变化。(不得摘抄原文)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这些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综合题 | 较难(0.4)
32. 历史上的改革,中央政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1年,彼得一世把全国分成50个省,省长由政府直接任命。建立“团区防”制度,使地方处在军队的严格控制之下。1721年,他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大教长,把教会直接置于皇权之下。同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自称“皇帝”。彼得一世颁布了“官秩表”,打破血缘限制,实行论功取仕、量才录用,使一些非贵族出身的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

材料二   1786—1787年的谢斯起义彻底暴露了美国早期国家组织的缺陷:允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以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中央需钱时,只能向各州摊派,而各州可以拒绝提供款项。即使各州发生内战,中央政府也只能作壁上观。起义迫使统治集团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有效应对动乱和危机,这才有了1787年美国宪法的出台。

材料三   幕府被打败后,新政府非常脆弱,它能控制的范围仅包括从德川家继承的土地和没收的土地,这些土地收益只有800万石,而诸藩加起来是其三倍。面对有限的财政收入,改革者认为唯一出路是用中央政府控制的行政层级代替几乎自治的藩国。军人山县有朋认为,明治政府看似没受到暴动的直接威胁,但它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强大的军队,去预防国内可能存在的危机。1871年8月29日,明治政府颁布法令,用统一的地方行政单位统治全国,新政府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政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的国家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哪些方面?它对政府和君主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显示1787年美国宪法的出台目的是什么?改革后的中央政府权力运行原则是什么?
(3)材料三中“唯一出路”是明治维新的哪一政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变革?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央政府重要性的认识。
33. 纵观世界历史,大国的崛起与复兴,无不与制造业和隐藏其后的科技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之所以在15世纪能成为欧洲强国,与金银从美洲大量输入有很大关系。西班牙获得大量金银之后,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促进了其他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严重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因此,人们把西班牙称作“黄金漏斗”。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了领先地位。其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迷信自由贸易的信条,执着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导产业寻求市场以榨取最后的利润,从而放弃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追求,教训深刻。

——摘编自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材料三   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单位:%)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1851-1873)3.3

5.0

--

3.8

1874--1890

1.7

5.2

(1870-1890)2.4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1)材料一中提到的“美洲”最早由哪位欧洲航海家发现?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领先地位的原因。
(3)材料三显示这一时期哪两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列举这两个国家该时期突出的发明成果(各举一例)。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3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世界近代史
2
世界现代史
3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单题
20.65拉美独立运动单题
30.65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单题
4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50.65一战的经过单题
6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70.65南北战争的背景单题
80.65南北战争的经过单题
90.65南北战争的影响单题
100.65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10.65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20.65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13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50.65俄国农奴制改革
160.4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70.65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单题
180.4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190.65俄国农奴制改革单题
200.65南北战争的背景单题
210.65“发明大王”爱迪生单题
220.8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230.85牛顿的贡献及影响单题
240.65著名科学家——达尔文与物种起源单题
25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260.65一战的背景单题
27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280.65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单题
290.4《凡尔赛条约》单题
300.65《凡尔赛条约》单题
二、综合题
310.65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
320.4莫斯科公国  《1787年宪法》  日本明治维新
33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