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4-01 91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如图所示的实物遗存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骨耜,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由此可见,研究史前文明最可信的史料是(     
A.想象推理B.史书记载C.口耳相传D.考古发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B.打击了旧贵族利益
C.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D.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新视角·边疆治理】公元前211年,秦朝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今属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充实边疆,进行垦殖,并给予官职奖励,还迁徙大量刑徒去开发边地。这些举措(     
A.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政策B.促进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D.反映了民族交流不断加强
2023-03-31更新 | 4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他是一名普通的郎官,却凭借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忍受大漠的孤寂、落日的苍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历经13年完成了“凿空”的壮举。这一“壮举”,沟通了(     
A.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B.中日的海上交通要道
C.亚非之间的陆上通道D.南北地区的水上通道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5. 在刘禹锡的诗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中,“三足鼎”最终形成应该出现在下图年代尺的哪一时期:(       
A.①B.②C.③D.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新全球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唐朝初期,绝大多数官员都是贵族。然而到唐朝后期,教育机会广泛存在,官员们更多地来自于普通人家。”据此可知,唐朝的这种转变(     
A.缩小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忽视对读书人品德考察
C.杜绝了世家子弟的人仕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3-03-31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如图是我国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图片可以印证(     
A.少数民族都使用中原文字B.少数民族受中原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D.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单一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8. 元朝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等,也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央军队。同时,朝廷还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进行调配。这些举措(     
A.增强了地方的军事力量B.表明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
C.降低了地方割据的风险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2023-03-31更新 | 99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镇,人口都在万户以上,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盛泽镇、罗店镇、双林镇、濮院镇等。当时这些市镇,清朝文献记载其“名为镇,而实具郡邑城郭之势”。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转变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行业分工的细化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载体。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英法在美俄的支持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沙俄强迫割占中国领土超过150万平方千米
D.《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据此可知,曾国藩主张(     
A.发展近代民用企业B.培养一批海军人才
C.学习西方军事技术D.采用西方政治制度
2023-03-31更新 | 2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九七国耻'来源于1901年9月7日,一纸奴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条约在此签订,它是所有中国人的伤痛!历史不容遗忘,吾辈更当自强!”材料中的“条约”使(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如图描绘的是一战后中国青年学生反对强权、追求真理的伟大举动。历史学家把这次爱国举动视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是因为它(     
A.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B.发动了工农群众共同对抗北洋政府
C.使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D.使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2023-03-31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1926年12月5日的《中央局报告》中提到:此次北伐军人湘人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如攻新喻时……农民(约二百人)用土炮逐走敌人,北伐军遂得冲上…攻入南昌,退出南昌,皆得农民之助力不小。据此可知(     
A.农民是北伐的主力军B.北伐采用了正确的策略
C.农民有力地配合北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2023-03-31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五育·智育】如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开展的面向青年的活动。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创办了《先驱》《中国青年》等通俗的革命理论读物,同时面向青年开办补习学校,创办青年团
国共对立时期组织列宁学校、青年俱乐部;在团组织内,建立识字班、读书班以及各种研究小组;出版发行了《青年实话》《列宁青年》等
A.中共注重对青年进行思想引领B.青年积极参与救亡图存
C.青年团队伍力量逐渐发展壮大D.国民教育已经发展成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抗日战争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这反映出(     
A.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B.中国共产党逐步发挥抗战中流砥柱作用
C.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达到空前团结觉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