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湖北 七年级 期中 2023-04-14 8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对中国大运河的价值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一个确保粮食运输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帝国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国家管理的巨大运河工程体系。”根据材料可知(     
A.隋朝大运河有利于加强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B.开凿中国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政权、巩固统治
C.漕运是解决中国南北社会和自然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
D.中国大运河最初开凿的目的是为了粮食运输的安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统治者合理的政策B.和平稳定的环境
C.社会经济较快发展D.贤臣能将的辅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世民——唐朝著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B.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作品因真实再现当时时代的变化被称为“诗史”
C.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使国力增强
D.铁木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初北方无边患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2023-05-10更新 | 101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是宣城市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以如下历史图片为素材,写历史小论文,应该选取哪个做为标题(     

A.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王安石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这句话介绍的是王安石变法的(       
A.背景B.措施C.内容D.影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A.民族交融B.北宋经济发展C.宋夏和约D.辽宋议和
2023-03-02更新 | 81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的是(     
A.宋夏议和B.宋金对峙C.城市繁荣D.南宋偏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