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新疆 九年级 三模 2023-06-03 1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这说明(       
A.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2022-01-19更新 | 241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结构,可以用来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图主要揭示了秦朝(     
A.开创了王位世袭以及管理制度B.奠定了建立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C.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2023-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十六国时期,大量汉物汉俗已在北方少数民族间流传;到了北魏时期,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由此可见,孝文帝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A.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共识B.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C.实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D.改革家拥有的政治抱负
2023-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长城和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统一国家综合国力水平代表的两大世界级伟大工程,迄今为止仍然以其蜿蜒深邃、龙腾虎跃的“人”字形象,镶嵌在华夏大地上,堪称中华古代文明的双子星座。这两项伟大工程的修建(     
A.加强了南北之间的经济联系B.防止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C.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传播交流D.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能够从侧面反映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市民文化的发展形式
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D.经济重心向南的转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图片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了清朝时期经济发展情况的是(     
A.   B.   
C.   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与该漫画的产生有关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3-06-02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以下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其主题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过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D.中国近代前期的社会危机
2023-06-0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这描绘的是(     
A.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2023-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2023年适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知乎上有一段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描述,获得了高赞: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做出了五代人的事,一代人打完了五代人的仗代人建立了五代人的功。材料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A.原因B.经过C.结果D.影响
2023-06-0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以下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492年,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
B.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1783年,美国获得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并颁布实施
2023-06-02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入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到8千克,蔗糖不再是奢侈品。据此判断,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应该是(     
A.租地农场的发展提升了消费力B.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的盛行
C.电动机的应用提高了生产能力D.互联网技术使得购买更便捷
2023-06-02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3.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2017-09-14更新 | 148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     
A.《人权宣言》B.《凡尔赛条约》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023-06-02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某班历史社团的一次探究活动中,主要搜集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多极化趋势”“全球范围内工业化推进下环境恶化问题”等相关材料。其探究的单元主题可能是(     
A.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二战后的世界变化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3-06-02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二、辨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辨析题 | 适中(0.65)
16. 学习历史要逐步形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表格中的材料,能从中得出对应结论的填“正确”,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填 “错误”。
材料结论判断
1)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

——《汉书张骞传》

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2)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一元稹《法曲》

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伊犁初定新疆之地,现在建城驻兵,此缺应作为将军,颁给印信,镇守地方。

一军机处满文上谕档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一清·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左宗棠编练新式清军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7.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多元】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1)材料中三个“思想先哲”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他们思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文明的交流】

遣唐使船(模型)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传入欧洲,1340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欧洲人)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2)材料中“遣唐使”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随着意大利的“知识普及”,兴起了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文明互鉴】

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当下颇有启示意义,他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的角度,认识到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都存在固有的弱点与不足……而正是以俄为媒介的“第三文明”即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文明,将成为20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

——邓潘祎《李大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3)结合所学知识,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受到哪一事件的影响?概述李大钊对中国革命做出的主要贡献。
2023-06-02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8. 某学校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小华同学借阅了《中国共产党简史》一书,她首先浏览了本书的部分目录(如下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一、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各种力量的艰难探索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第四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

第七章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二、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三、农村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和改萃开放的起步

四、党的十二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五、党的十三大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完成

……

十、邓小平南方谈话

……

(1)列举两例发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前,中国各种力量对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探索的重大事件。
(2)小华在本书目录中阅读到两个标题《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这两个标题分别属于哪一章的内容?
(3)请你选择目录中第七章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06-02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兴工业城市的出现……过去被人看不起的工匠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尊敬,成了科学家或社会名流,如(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成了博士,而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理发店学徒出身的阿克英特成了社会精英,这吸引了各阶层大批有才智的青年人投入到技术改进和技术发明的队伍里。

——摘编自李宏图、沐涛等《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1929年,西方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919人,技术人员10655人,分别比1928年增加了4倍多和20多倍。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达到了6800人。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摘编自《苏联:大萧条中的大嬴家》

材料三:《协定》规定,苏联政府每年负责培训我国1000名实习生(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并向我国派出5个专家组、200名设计专家、50名地质专家帮助建设。苏联负责提供生产各项产品所需的制造特许权及技术资料,承担70%~80%的设计工作,供应占总价值50%~70%的设备。

——《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1953年5月15日)


(1)材料一中瓦特与阿克莱特成为“社会精英”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这一历史事件促使哪一国家迅速崛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量西方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的背景,苏联产生的“巨大的效果”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协定》的签署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何作用?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人才的认识。
2023-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辨析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1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炎帝与黄帝
2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30.65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单题
40.65大运河的开通  明长城单题
50.65宋词  元曲  红楼梦  文学艺术成就单题
60.65明清经济的发展单题
7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80.65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单题
90.6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单题
100.65抗美援朝单题
110.65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20.65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  英国的殖民掠夺单题
130.4一战的影响单题
140.6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150.6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辨析题
160.65张骞通西域  唐朝的民族政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综合题
170.4文艺复兴的兴起
180.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重庆谈判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