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海南 九年级 二模 2023-06-06 1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这一事件反映了(       
A.诸侯争霸B.王室衰微C.群雄兼并D.百家争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适合作为下列一组历史材料研究主题的选项是: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资治通鉴·秦纪》
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邵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B.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C.秦朝实行的法令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
D.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022-06-04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5月阶段练习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3. 人口数量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如图是秦末至西汉文帝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表。a阶段人口数量下滑和b阶段人口数量迅速提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C.科技进步,人丁兴旺D.重视民生,以民为本
2022-11-24更新 | 1126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定陶县陈集镇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他算出的“π”值直到15世纪才由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他还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纪才由荷兰数学家奥托重新发现。材料反映了(       
A.我国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B.祖冲之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C.《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的历法D.古代世界数学体系已经成熟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源。从如图长安平面图中能获得的信息有
①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②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者云集长安
③皇城、宫城位于城市正中偏北部④城市中商业区与居民区被街道隔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A.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D.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2022-08-02更新 | 423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河北专版)习题: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事(     
A.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中央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B.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C.1992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D.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为解决下表中面临的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0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
A.土地改革,分田惠民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三大改造,公私合营D.开放特区,面向世界
2023-03-28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适应卷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C.农村包围城市D.社会主义道路
2022-05-22更新 | 23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6月江苏省泰兴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防力量的壮大B.教育事业的繁荣
C.社会生活的变迁D.民族关系的和睦
2022-07-05更新 | 299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19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01期)-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是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东坡书院,海南人民怀念苏轼的原因是(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
A.有功于海南,被誉为“开琼先驱”
B.主张俚汉团结,促进民族交融
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海南教育先河
D.促进纺织技术,织造黎锦盛名远扬
2023-06-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27年9月23日,杨善集、王文明亲自指挥椰子寨战斗,打响了全琼武装总暴动的第一枪。“第一枪”反击的是(     
A.英法联军B.国民党反动派C.北洋军阀D.日本侵略者
2023-06-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据记载:亚历山大东征时,随行人员不乏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科学家、法庭官员和史学家等。这部分人员(     
A.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B.都是东征期间的战俘
C.直接参与东征军事作战D.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法国学者涂干尔(1858--1917年)说:“要是有一个中世纪的学生来到我们中间,听我们谈论大学、院系、学院……很有可能这样想,除了以前使用过的拉丁词被法语词所取代,其他一切照旧。”涂干尔旨在说明(     
A.法国的大学与中世纪时相比没有改变B.法国的大学都起源于中世纪的大学
C.语言变化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变化D.中世纪大学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哥伦布(1452〜1506年)生于意大利,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社会的大变革时期,而意大利又是这场社会大变革的中心,这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塑造出来的哥伦布具有渴望发财又敢于冒险的性格。这说明推动哥伦布进行远洋探险的重要原因是(        
A.造船技术的发达B.航海技术的进步C.西班牙王室支持D.人文主义的推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1882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然而,爱迪生当时却把这项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并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毁灭人类。材料反映出(     
A.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举步维艰B.特斯拉技术难以超越爱迪生
C.交流电缺陷明显且影响使用D.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
2023-04-15更新 | 14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战争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一战(     
A.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B.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创造条件
C.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D.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2023-06-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下图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B.日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
C.美国社会对日本人的嘲讽D.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发展速度超过欧美
B.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C.西欧始终占据工业主导地位
D.美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下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2023年3月,在中国南海之滨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以“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为主题,共商疫情后亚洲与全球的发展大计,促进国际团结与合作.由此可知(     
A.全球化进程中已经充分实现平等合作B.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起主导作用D.全球化过程中的贸易均衡已充分实现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成立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三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除蒙古人的元朝这段短暂的时期外,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1)图A中①处是____(地名),____(人物)出使西域的举动被誉为“凿空”,为图A路线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图B中②处是____(地名),贞观初年,玄奘不畏艰险,经历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该地。
(2)依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派使臣出使西域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得到的认识。
2023-06-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妄图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但战端一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军民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日军后方开辟了根据地,迫使日军在华北转入战略相持,1937年8月中旬到11月中旬,中国军队相继投入73个师的兵力同日军激战。日军陷于苦战,不得不将兵力从2个师团增加到9个师团,死伤达4万余人。

——摘编自谢荫明、周进《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主题与主线》

材料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激发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热情,孤立主义在美国一夜之间销声匿迹。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荷兰、英联邦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从此,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有了两个主战场。12月11日德、意也对美宣战。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终于促使被侵略国家联合起来,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军在中国战场“陷入苦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产生的国际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战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1世纪“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的原因。
2023-06-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摘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消亡,但世界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时刻威胁着当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纪录片《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列举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和对抗”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消亡后的世界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力量有哪些?
(3)应该如何化解“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稳定的因素”?请你给出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学热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史学热点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王室衰微单题
2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30.4秦朝的暴政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40.65祖冲之和圆周率单题
50.65国际大都会长安单题
60.85淞沪会战单题
70.65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8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9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10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110.65地方历史单题
120.65南昌起义  地方历史单题
13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140.65西欧大学的出现单题
150.65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单题
16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70.65一战的影响单题
180.85日本的崛起单题
190.65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单题
20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210.4张骞通西域  陆上丝绸之路  盛世经济的繁荣  玄奘西游
22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23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