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宁夏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6-28 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据下图可知,甲骨文可以用来研究当时的(     

A.青铜成就B.政治制度C.社会生活D.审美观念
2023-06-25更新 | 21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2021-04-13更新 | 93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A.民族大交融的形成和影响B.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影响
C.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经过D.戚继光抗倭的历程和影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画在以前是贵族用来装饰宏伟建筑的道具。隋唐时期盛行壁画,以彩色为主。从五代至宋,金碧山水衰退,墨绘日益发达,卷轴画逐渐取代壁画,成为平民出身的官员可以携带享乐的道具。材料中”画"的演变历程反映了(     
A.贵族阶层丰富绘画类型B.印刷术的发展进步
C.艺术作品迎合社会需求D.奢靡享乐之风盛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徐光启的《崇桢历书》集体现了他在天文学方面引进西学的成果,以计算和分析的方法令人信服地证实了“天地圆体”说:《农政全书》则运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农业试验和研究。这表明(     
A.东西文化交流影响明末学术视野B.中国农耕经济走向没落
C.中国古代科技实现了向近代转型D.西方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张謇的航运公司把他的家乡南通变成了产业网络枢纽,虞洽卿的三北公司起自一项家乡交通改善计划,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起步于一家旨在改善家乡经济困境的小企业。材料表明(     
A.“实业救国”广泛传播B.企业家积极承担振兴社会的责任
C.民间投资环境得到改善D.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2023-03-20更新 | 1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7. 关于中共一大开幕日期史学界曾多次讨论,下表列举了部分观点。可以得出(     
出处观点
当事人回忆7月1日(张国焘和李达);7月10日左右(包惠僧)
共产国际档案大会预定6月20日召开,但各地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全部到达上海,大会才开幕
《中国社会科学》刊载文章从代表行踪、从可以借助的间接事件、从当时的文字记载三方面考证,认为一大的开幕日期是7月23日
A.当事人回忆更接近史实B.史学研究依赖原始档案
C.国家刊物最具有权威性D.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考证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表明《共同纲领》(     
A.消灭了封建主义残留B.宣告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C.体现了社会主义因素D.发挥国家正式宪法作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这说明当时中国
A.取得航空航天领域大突破B.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
C.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科教兴国取得重大的成就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中国精神”主要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表选项中的内容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与地图中其发源地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3-06-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1. “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2023-06-25更新 | 116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对下列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判断,该主题应该是(     
A.巴黎公社的伟大壮举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C.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22-06-01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卷B-2022年中考历史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用史实说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实现“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奋起”。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举例说明材料三中这种“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的表现。
2023-06-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以后的(欧洲)中世纪城市,作为地区工业生产、消费和交易的中心,作为拥有安置深受人们崇敬的圣人遗物的教堂、修道院的宗教中心得到发展。……在1300至1350年期间,人口拥有10万人以上(估算)的“特大城市”,就有巴黎(20万)、佛罗伦萨(10万—12万)等。……中世纪城市社会是阶级分化的社会。13世纪以后,由包括贵族在内的少数富裕商人、老板来管理城市的自治。

——摘编自河原温、崛越宏一《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材料二:北宋的汴梁、元朝的大都,都是由于政治中心的作用,才能出现这种人口在几十万、上百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的中心作用,辐射着众多的中小城市,使城市的腹地更大,更增强了封建统治者的控制作用。

——摘编自张健《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写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2)请从中国西安、希腊雅典、美国费城这些历史名城任选一个,结合所学说明该城市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2023-06-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第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14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世界现代史
6
世界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甲骨文单题
20.65分封制单题
30.65隋灭亡与唐建立单题
40.65宋元时期的绘画单题
5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60.65张謇及实业活动单题
70.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80.4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单题
90.65“两弹一星”单题
100.6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10.65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120.6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140.4国际大都会长安  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  西欧城市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