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6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制
A.强化了血缘与政治联系B.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C.突出了权利与义务统一D.淡化了民众等级观念
2021-04-13更新 | 964次组卷 | 46卷引用:2021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有人说战争是“乱”,有人说战争是“变”。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演变和发展时期。对该历史时期“变”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出现飞跃,生产工具革新
B.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C.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
D.人民深受战争灾难,起义不断爆发
2024-05-05更新 | 123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典型如下。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史记》
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沧。《晋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宋书》
A.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B.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
C.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D.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
2023-06-14更新 | 97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某兴趣小组探究“宋代工商业发展”,有下列资料可以参考,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元朝脱脱等人所撰《宋史》B.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文物
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D.大型历史主题纪录片《大宋王朝》
2023-07-27更新 | 55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A.保护自然环境B.方便信息传递
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江南地区
2023-06-29更新 | 88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提炼主题,最恰当的应该是(     

A.君权的强化B.经济的活跃C.文学的繁荣D.民族的交融
2024-06-15更新 | 99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学易金卷:三年(2021-2023)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A.②①③④⑤B.②③①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②③④⑤①
2024-06-15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元朝设置宣政院统辖西藏地区,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
B.明朝在北部边塞地区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
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4-06-06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当时先进中国人作出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民主共和
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救治中国黑暗
2024-06-06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下表反映的是1913年和1920年华资企业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工厂(家)

资本(元)

工人(名)

1913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

1759

500620000

557622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同学们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要论述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民族觉醒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2024-05-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挥师入关,和平解放北平
2024-06-10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到统一再到分离的过程。下列事件与这一过程直接相关的是(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
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07更新 | 65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0-2011学年度山东省临沂费县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