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中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西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3-08-01 1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 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     
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
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2022-08-13更新 | 155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冲刺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而这一思维方式需要一个制度性的保证,可以代代延续,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这个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东京梦华录》主要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作者在书中写道:“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作者如此怀念北宋是因为(       
A.可以在集市上买到玉米、甘薯B.端午节可以吃粽子、赛龙舟
C.在勾栏中观看《窦娥冤》表演D.岳飞带领军队取得郾城大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观察下列图片,与图片相关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治制度完备B.海外贸易发达
C.边疆地区巩固D.民族交往密切
2023-07-28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中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成祖时,除了派遣郑和下西洋,还向各国派遣使臣50多次,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往来。一些国家也纷纷遣使来中国,还有几个国家的国王到中国访问。明成祖此举的目的在于(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B.促进同周边国家的经贸交流
C.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威望D.彰显明朝奉行平等外交政策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前朝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材料所表述的是下列哪一项不平等条约(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B.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C.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D.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除了能直观感知历史事件,还有助于总结历史阶段特征。对下面年代尺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对全党的领导地位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基础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建设”阶段的是(     
A.开辟井冈山道路B.实施一五计划
C.实行改革开放D.召开党的十八大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9. 下列表格所列历史史实与其历史结论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已正常化
B1997年香港成功回归了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2012年辽宁舰航母交接入列海军国防建设水平提升
D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极化局面已正式形成
A.AB.BC.CD.D
2022-08-13更新 | 5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中考冲刺模拟试题(三)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叙述:“文艺复兴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比之前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这段叙述反映了(     
A.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B.文艺复兴比中世纪的观点更关注人
C.文艺复兴和殖民扩张的内在联系D.文艺复兴对人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推知(     
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列举
最高9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机修工等
居中16印刷工、铁匠、羊毛分类匠、染匠等
最低6裁缝、鞋匠、梳毛工、手织工等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进程B.工业革命促进了职业结构的变动
C.工业革命导致了阶级的贫富分化D.手工工场已被机器化生产所取代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193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美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为了获得订单,大批美国企业将先进的技术以及人才输送给苏联,使得苏联的五年计划获得了极大的外部支持。这段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为五年计划提供了机遇B.美国支持是五年计划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C.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了工业强国D.美国和苏联已经摒弃前嫌建立了友好关系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3. 1942年26国齐聚华盛顿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同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相比,二者有何共同作用(     
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42年1月,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4月,主要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为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都属反法西斯性质的会议B.都为战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C.都签署了关于联合的文件D.都增强了反法西斯的信心
选择题-题组 | 较难(0.4)

光华中学的同学们进行了“穿越浩瀚历史·发现大美山西”的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分组展示的部分成果。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下面是一组同学整理的相关研学资料,你认为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研学主题的是(     
太原位于山西的中心,三面环山,有汾河贯南北。古人云: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其位置重要性非同一般。
战国时,晋阳是赵国第一个都城;汉朝汉文帝刘恒即位前为代王,居晋阳;南北朝时高欢、高洋以晋阳为基建立东魏、北齐;隋末,李渊、李世民晋阳起兵,最终夺得天下;五代十国时,太原地位更是尊崇。除了后梁、后周外,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以晋阳为国都,或从晋阳起兵而发迹。
A.太原——兵家必争之地的缘由B.太原——王者之都的悠久历史
C.太原——民族交融的前沿阵地D.太原——王朝定都最多的古都
15.二组同学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地质博物馆,收集了如下图文资料。据此判断,这份“晋绥边区土地证”开具的时期是(     
左图是民国三十八年五月签发的一份土地证。内容为代县神涧村户主周益一家在土地改革中分的土地叁拾贰垧亩、房屋陆间。经勘察确属实。为保证人民土地房屋所有权,特为证明。嗣后此项土地所有权即归该户所有,此证。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6.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立报国之志】信仰于心责任在肩。写出下列两篇文章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别简述两篇文章的思想内涵。

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敬告青年》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怀爱国之心】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从第一组图片中任选一位,简述该人物是如何成为青年的榜样的?分析第二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榜样的原因?

              
图一 邓稼先                    图二 屠呦呦                  图三小岗村包干到户 契约                       图四 一国两制硬币
(3)【逐强国之路】凝心聚力共筑钢铁长城。根据下面所列史事,概括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军队建设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组建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20世纪90年代,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5年,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组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综合题 | 较易(0.85)
17. 政府决策指政府履行职能做出的相关决定及政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3年,长州藩(日本)炮轰一艘美国船,后来又炮轰法国和荷兰军舰。英、美、法、荷四国为了报复而组成联合舰队,于1864年炮轰下关,……四国向日本索取300万两白银的赔款,才告罢休。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奕訢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1)材料一中,面对外来侵略,中、日政府分别做出什么决策解决问题,并概括两个决策的共同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例具体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了政权。

材料三   美国学者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中写到:三中全会是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庆祝会,是向中国民众和外部世界宣布新路线得到正式批准的仪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变化是如此巨大,因此当中国人只简单说三中全会时,听者都很清楚所指的是哪一届三中全会。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听者都很清楚所指的是哪一届三中全会”?
综合题 | 较难(0.4)
18. 世界各国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完全不可避免的,之前的进程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同时,这是一场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来说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如果没有彼得大帝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无法完成其在世界历史上的使命,也无法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话语权。

——伏尔泰《彼得大帝的俄罗斯梦》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来到了。

——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1963年演讲

材料三   他在1932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是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材料四   二战后,以美苏为中心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双方力量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彼得一世是如何使“俄罗斯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话语权”的?
(2)材料二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的是谁?简述马丁路德·金认为“煎熬的长夜结束了,黎明来到了”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举措分析罗斯福新政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影响?
(4)材料四中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该格局?
综合题 | 较难(0.4)
19. 中外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人类奋斗的结果。光华中学的同学们以“奋斗创造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分组进行活动的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开拓交往路线之奋斗】
(1)释读地图——不同时空下见证交往。分别简述下面两条路线开辟的历史意义。并说明其不同之处。


      
                              图一 西汉丝绸之路路线                                                                                   图二哥伦布远航路线
任务二【开创经济局面之奋斗】
(2)解读史料——历史解释中分析经济。阅读材料,完成下面两小题。
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无产阶级被多次几乎是超越人力的拼搏弄得筋疲力尽。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着手最困难的工作。给真正社会主义的经济奠定基础,建立了工业同农业间正常的商品交换。

——列宁《政论家札记》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共产党人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庄严承诺的现实表征。不仅是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理想追求,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①根据材料,说明列宁是如何“给真正社会主义的经济奠定基础”的。②分析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原因。
(3)走近人物——史论结合中提升认识。只有经历了艰辛的奋斗,才能收获喜悦的成果。请以“艰辛与荣耀”为题,从下面历史人物中任选三个写一篇150左右的小短文。
康熙   华盛顿   拿破仑   甘地   孙中山   邓小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
2
中国近代史
3
史学热点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青铜器 单题
20.8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30.85乡村生活与节日(宋)单题
40.65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单题
50.65郑和下西洋单题
60.4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70.65党史专题单题
80.4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90.4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单题
100.4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10.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单题
120.4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130.4中共七大单题
14-150.4土地改革题组
二、综合题
160.4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70.85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日本明治维新
180.4南北战争的经过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190.4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