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河北 九年级 开学考试 2023-09-25 1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美俄两国为帮凶④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了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一位清朝皇帝在《上谕》中说:“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份《上谕》中的“京师云扰”是指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公车上书”
C.太平军攻占南京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021-05-09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某学者指出:这些成就或可提供一幅奋力拼的生动画面,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学试。材料评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
2019-06-22更新 | 1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学者陈旭麓指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材料主要阐述了
A.洋布凭借物美价廉完全占领中国市场B.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民族工业受到打击
C.资本输出对中国本土纺织业造成打击D.外国商品倾销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2021-05-25更新 | 56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某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自古以来,皇帝被看做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这说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产生
C.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D.扫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2022-06-22更新 | 2571次组卷 | 60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此处“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十年内战基本停止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2024-03-13更新 | 20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案)-2020-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四件套(部编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卢沟桥事变后的8个月内,日军四次追加临时军费共74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侵占中国东北四次战费总和的1.6倍。1938年直接军费为59.6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据此,可从一个侧面推知(  )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
B.日本全面侵华遭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
C.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D.侵华战争导致日本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抓住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因素,有助于梳理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①张謇兴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②《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③剪发辫、易服饰——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④重庆谈判——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⑤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
2022-03-09更新 | 595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019-06-20更新 | 1020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9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社论指出,这是联合国内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多年来进行不懈斗争的结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社论中的“结果”是指
A.中国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1-06-23更新 | 50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依此观点,“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浩劫后的“补偿”应是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一届人大胜利召开
C.“两弹一星”试验成功D.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董贝父子》中这样描述,“房屋被推倒,街道被开挖被中断;地上要挖出深坑和沟渠;大量的泥土被掀起”,所有这些“整个儿改变了居民的法律和习俗,”在其“平滑地消失之前,在其上运行的是文明和进步的道路”。他的描述主要反映出(     
A.铁路交通发展对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B.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C.机器生产为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革
D.蒸汽时代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023-09-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当时法国(     
A.自然简洁的服饰受到推崇B.强化自由平等的人权理念
C.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D.大革命引发社会生活变迁
2021-06-28更新 | 113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由于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在政府内外的舆论塑造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全球主义’共识……这一新的认识认为,美国战后首要利益现在不仅在于保证西半球的安全,还在保证东半球免遭单一的潜在的敌对大国的控制。”其中“敌对大国”指的是
A.日本B.苏联C.中国D.德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这场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A.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2021-06-22更新 | 1938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6. 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卫的能力,而他们的种种机诈欺骗、巧取豪夺和暴力压迫使印第安人的权益很快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他们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西欧租地农场迅速发展
B.造成西欧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D.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祸
2021-06-22更新 | 2320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下表是甲、乙、丙三国1950年与1980年的国民平均生产总值(以1985年的美元为计价标准)。根据该表判断,甲、乙、丙三国最有可能分别是
国家年代1950年1980年成长率
甲国157811183609%
乙国359413408273%
丙国89311557374%
A.甲:美国;乙:英国;丙:日本
B.甲:日本;乙:美国;丙:英国
C.甲:日本;乙:英国;丙:美国
D.甲:美国;乙:日本;丙:英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讲到:两千年来,中国曾一直是东亚的杰出大国。现在,中国人越来越明确地表示他们想恢复这个历史地位,结束屈辱与屈从西方和□的漫长世纪。材料中的“□”应是
A.英国B.日本C.美国D.沙俄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俄罗斯方块》是苏联科学家阿列克谢开发的电子游戏,后来风靡西方世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些人士深信这款游戏是苏联的一个阴谋,其意在让美国人沉迷游戏进而拖垮美国的生产力。“当时”最有可能是(     
A.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C.冷战时期D.苏联解体后
2023-09-2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 以下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A.苏联实现工业化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D.西欧、日本的崛起
2019-06-22更新 | 112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9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2003年,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卡恩发表《美国式的多边主义》一文称,美国的多边主义就是“在单边主义的铁拳外,套上一层多边主义的丝绒手套”。下列国际组织中,属于这一“丝绒手套”的是
A.联合国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联盟D.世界贸易组织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22. 如图中某条拆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拆线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
A.①B.②C.③D.④
2016-11-27更新 | 449次组卷 | 9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北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3.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这说明“调控”的影响是
A.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B.根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
C.揭开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序幕D.使资本主义继续获得发展
2021-06-22更新 | 196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1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2-06-22更新 | 157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下面是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 表示对抗关系,据所学如识判断,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苏联;美国B.美国;中国;苏联
C.苏联;美国;中国D.中国;美国;苏联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探究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各种危机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材料一:【解读数据——走出制度困境】


   

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经济类型


年份
资本主义经济地主经济个体经济
1878约20%约18%约60%
1893约35%--40%约17%约45%
(1)面对材料一中图一出现的历史现象,俄国政府是如何解决的?分析图二中日本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2点)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共同外部因素。

材料二:【搜集图片——拯救国家危难】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材料二两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时所作出的具体抉择。

材料三:【研析史实——摆脱经济危机】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1929-1933年,美国国民经济陷入绝境。罗斯福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

——岳麓书社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

(3)根据材料三表信息,两国改革前分别面临怎样的经济危机?结合文字材料,思考罗斯福开辟的“新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归纳其摆脱危机的共同特点。

材料四:【读史明理——应对共同问题】


   
(4)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就国家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应担负的责任谈谈你的认识。
(5)综合以上探究,概括各国摆脱危机、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
2023-09-2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德国既经历了中世纪的强盛、近代的骄傲、今天的重新崛起,也数次发动战争,企图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了重大的灾难,也饱受战败后备受欺侮的痛苦。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写出德国“近代的骄傲”的具体史实。
(2)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最终给德国造成了什么恶果?

材料二: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2011年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德国是欧洲的德国”,德国曾经向欧洲这样承诺.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算数吗?前不久,93岁高龄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疾呼:当前德国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风险,绝对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条路越走越窄.千万别忘了,欧洲人对德国有着怎样的历史疑虑,多么害怕它以自我为中心.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摘编自王剑南《当德国再次强大》,载《世界知识》2012年第2期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分裂出自于哪个会议的规定。材料二中“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的“机遇”是指哪一重大历史史实?
(4)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德国经济再次强大,它不会再次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原因是什么?
(5)通过德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023-09-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28.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

——摘自1858年马克思的《鸦片贸易史》

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三“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


(1)材料一中的“大帝国”是近代中国的哪个政权?马克思是基于当时怎样的世界和中国形势作出这一预测的?这个“大帝国”在近代的哪场“殊死决斗中”被打败?
(2)据材料二,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变化?并分析引起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3-09-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29. 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也许从今天看来,中国共产党在一大时迈出的只是漫长征途上的第一步,而且还显得相当稚嫩。但有了第一步,才会有以后一步步的前进。这是决定性的一步,犹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材料二:生气勃勃的大革命被葬送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反抗,在曲折中走出了一条革命的新路。

——摘编自左用章《论井冈山精神与智慧及其启示》

材料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 645亿元增长至210 871亿元,增长近60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是决定性的一步,犹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的含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举行“武装的反抗”和走出“革命的新路”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命的新路”取得的最终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期间形成“中国道路”是什么?
(4)材料四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请概述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2023-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近代史
1,2,3,4,5,6,7,8,18,29
2
中国现代史
3
世界近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单题
20.6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题
30.65洋务运动的评价单题
40.6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5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60.8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70.65七七事变单题
8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社会习俗的变化  报纸单题
90.85三大改造 单题
100.6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单题
110.65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单题
12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单题
130.6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40.65美国冷战政策单题
150.6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单题
160.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70.65日本的崛起单题
180.65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单题
190.65美苏冷战的影响单题
200.65冷战政策单题
210.65北约组织的建立单题
220.4斯大林模式及启示单题
230.4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单题
240.6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单题
250.65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日本明治维新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7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欧盟的诞生  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及影响
280.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29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