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中 2023-12-12 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炭化稻粒                                        猪纹陶钵                                    骨耜
A.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B.早期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
C.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D.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一位中国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西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统治残暴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2023-10-03更新 | 78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记》中提到:武王追思先圣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由此可见,今天“齐鲁银行”、“齐鲁工业大学”等以“齐鲁”冠名所涉及的历史上的有关制度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商代文化,独特魅力B.青铜文明,灿烂辉煌
C.中原文化,世界领先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表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商周时期的(     

甲骨文

现代汉字

A.农业生产B.手工工艺C.文字演变D.政治生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如下表所含的历史内容,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器       铁农具、牛耕
采集渔猎       原始农业       奴隶和奴隶主阶级,井田       私田,新兴地主阶级
A.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蒙昧时期
B.国家的产生,标志人类社会由蒙昧进入文明
C.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变化发展
D.统治力量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变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涣散,戎狄内逼。有大英雄起,假尊王攘夷为名,以号令天下,击退异族,维持将涣散之社会,使之保存现状,是为霸者。”材料表明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王室更迭B.变法改革C.民族交融D.诸侯争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悬(     
   
A.周平王迁都洛邑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D.分封制度瓦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在《上农》篇中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私有经济取代官方经济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C.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D.各国争夺霸主的需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在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窟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鲁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促使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B.新兴施主阶级势力增速
C.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D.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段描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A.民族关系B.政治制度C.经济发展D.军事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