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检测
全国 七年级 随堂练习 2024-01-06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是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货币。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的形制和重量与唐开元通宝完全相同。这反映出当时两国(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A.审美观念一致B.文化交流频繁C.奢侈风气突显D.铸银水平相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历史图表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图表可知。能准确概括这些事件的主题的是(       
时间事件
605年起开凿大运河
630年起遣唐使来华
710年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
712-741年开元盛世
A.对外交往的发展B.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C.交通事业的发展D.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唐朝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双向交流,兼收并蓄B.恩威并重,怀柔为主
C.政策开明,和同一家D.社会风气充满活力
2023-10-24更新 | 61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贞观四年(630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朝后期(894年)止,先后派遣唐使到中国达13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留学僧、留学生、画师、工匠、水手等。据此推断(     
A.日本主导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B.唐朝贞观时中日之间开始交流
C.唐朝文化对日本有强大吸引力D.唐朝的文化领导世界文化的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6更新 | 294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唐代造船,多用楠木等硬木,坚硬耐用,贞观年间,阎立德造浮海大船数百艘,向西亦远至红海。据此可知唐代(     
A.大运河已成为经济命脉B.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C.唐朝政府重视对外交流D.技术进步推动对外交往
2023-09-27更新 | 8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段话强调了(       
A.唐朝文化的优越性B.佛教文化的东方化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D.民族交融的重要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①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②都为中日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       ④都传播了中国文化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8-08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淮阳县冯塘乡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9.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力强盛时期,无论是在制度创新方面,还是在文明交流方面都体现出他的卓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贫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的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员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了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

——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材料四:唐朝带着世界主义的色彩。当中国皇帝威望最高的时候,恒河边上的印度王子接受了他的宗主权;使节来自高丽和日本;中国的都城有叙利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吐蕃人与安南人来定居。国子监亦即国立大学中,有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最具热忱的日本人回国之后,很多方面即仿照唐制,从今之后,日本文物深具大陆色彩。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具备的优点。(答到两个要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及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
(4)根据材料四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1-0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堂检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综合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9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遣唐使单题
20.65大运河的开通  唐与吐蕃  遣唐使  开元盛世单题
30.65玄奘西游  遣唐使  鉴真东渡单题
40.65遣唐使单题
50.65遣唐使  鉴真东渡单题
6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7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80.65玄奘西游  鉴真东渡单题
二、综合题
90.65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遣唐使  鉴真东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