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B卷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4-01-17 1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王建国是贵州省铜仁市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20世纪80年代初,他家五口分到8亩土地,第二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了几年,他和几个同乡一起去广州一家外资企业打工,赚钱以后,回家盖了新房子。王建国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得益于国家推行(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建立农业合作社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C.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2023-12-18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     
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
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3-11-26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斯达城市森林学校2022-2023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习近平同志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海南经济的发展与以下哪个制度创新有关联(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经济特区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政治协商制度
2023-11-1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1979年l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一一《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拨乱反正工作圆满完成B.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D.经济特区的建立
2023-10-30更新 | 383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小李同学准备参加“学习二十大,争做好少年”系列活动中的“党史知识竞赛”。在他收集到的资料中,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②中共十二大——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中共十三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0-30更新 | 69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难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将左邻右舍都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电视剧中“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的历史场景分别是指(       
A.大生产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3-10-30更新 | 104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该文字出自(     
A.中共十六大报告B.中共十七大报告
C.中共十八大报告D.中共二十大报告
2023-10-28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20世纪90年代,在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环境下,它坚定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心,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全面拨乱反正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中共十五大报告
2023-10-28更新 | 16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里的“里程碑意义”是指(     
A.开辟了参与全球化新途径B.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C.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窗口D.开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作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可见,东北与广东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A.都是著名的侨乡B.煤铁资源十分丰富
C.重工业基础雄厚D.拥有中央政策支持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如下图,该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对外开放格局形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下表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是(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A.先农村后城市B.先沿海后内地
C.改变所有制性质D.扩大经营自主权
2023-10-28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在(       
A.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时B.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2023-10-27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表是某同学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提纲
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3-10-27更新 | 219次组卷 | 86卷引用:主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如今,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们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此次站起来了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下来
C.改革政策的推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2023-10-2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20世纪90年代,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飞跃的龙头是(     
A.上海浦东新区B.珠江三角洲
C.武汉和重庆D.海南岛经济特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84年被称为中国现代公司的元年,很多驰骋一时的公司,如海尔、联想、健力宝等均诞生于这一年。这直接得益于(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2023-10-2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中国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     
①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②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意义
④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和目标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0-27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下面对历史事件和对其论述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完成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023-10-26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10-26更新 | 177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执信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21.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下一步,到2035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摘编自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初心和使命?
(2)材料二中“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什么?(要求从两个角度以上作答)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综合题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也加紧进行,促进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或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不能否定”的重要论述》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同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什么成就?
(2)据材料二,请简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举一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说说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怎样的反面经验?
(3)创新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请列举理论和制度创新的成果各一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20.65新发展理念单题
3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4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5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6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70.6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两个一百年单题
80.65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90.65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10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1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2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30.65两个一百年单题
140.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50.65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16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7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80.65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90.65土地改革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20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二、综合题
210.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两个一百年
220.85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南方谈话
230.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大跃进  邓小平南方谈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