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
全国 八年级 单元测试 2022-12-16 2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B.经济特区的建立C.实行“一国两制”D.划为自由贸易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以上可见,全面小康(     
A.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B.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C.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D.有利于中国社会均衡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原来的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     
A.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4. 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加入(     
A.国际联盟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79年春节,安徽凤阳小岗村一农户自拟了一副春联:“家家户户忙生产,高高兴兴庆丰收。”下列横批中最合适的是(     
A.当家做主喜B.翻身解放乐C.包干到户好D.对外开放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正沿着一条正确道路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023-07-26更新 | 59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结合史实分析,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     
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
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
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
A.农业技术的迅速提升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2-11-28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表中,从1978年到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得益于(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343.4133.6
1990年1510.2686.3
2000年62802253.4
2016年33616.212363.4
A.“一五”计划的完成B.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C.乡镇企业的巨大红利D.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022-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历史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模拟历史试题(三、四单元)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A.邓小平B.江泽民C.周恩来D.胡锦涛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办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华民族实践探索的伟大旗帆。对下面年代尺上科学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78年,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小岗村的改革
B.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特区的设立
C.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D.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2022-12-01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大同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对新加坡引进外资与办出口工业区的成功经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回国后不久,他提出,尽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引进资金和技术,加速我们的发展。这一年,74岁的邓小平出访了六个国家,李先念、王震等领导也频频出访,他们认识到当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我国开启了(     
A.土地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C.三大改造D.改革开放
2022-11-3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4.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是指(     
A.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决定设立厦门为经济特区D.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2022-11-30更新 | 1190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模拟(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口号、标语反映时代风貌。下列口号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风貌的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山西某中学历史社团开展“走进家乡历史”系列活动,同学们在整理“山西现代企业改革”的资料时,有这样一段叙述:到2011年,山西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由35户重组为21户,企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绝大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权制度改革。与材料相关的改革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其中哪两件事后,共产党依据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突破口的革命和改革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深圳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该市由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赎买”政策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以下是某历史学家在其所著的《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中对某相关史实的评述,其中属于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史实的评述是(       
A.“大包干,包产到户”B.破裂的金字塔
C.来自南方的“代理市长”D.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邓小平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最终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运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表是某同学的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       
提纲
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3-10-27更新 | 221次组卷 | 86卷引用:主题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备战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2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建筑沿街坐落。1921723日晚,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

——摘编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

材料二: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

材料四: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

——摘编自《党史系列——伟大转折》

材料五:中国……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


(1)材料一中“这里”是在哪座城市?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的“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
(5)材料五中提到的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现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20.6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单题
3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40.94加入世贸组织单题
5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6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7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8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单题
9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00.8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2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3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40.4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50.6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单题
160.65国有企业的改革单题
170.65井冈山会师、农村根据地创建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180.65经济特区的建立单题
19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题
200.6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10.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二、综合题
11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
220.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