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北京 七年级 期末 2024-02-01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史学热点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学校组织参观一处早期人类遗址,同学们了解到,在这一遗址处生活的早期人类距今大约70万—20万年,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据此可知,学生们参观的是(       
A.元谋人遗址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发现的,在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有(       
①稻   ②苜蓿   ③粟   ④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4-02-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产生活情况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序号项目河姆渡人半坡人
A地域特点黄河流域,温暖湿润长江中下游地区,雨水充沛
B房屋样式
C陶器代表
人面鱼纹彩陶盆

               猪纹陶钵
D技术工艺陶纺轮木结构水井
A.AB.BC.CD.D
2024-02-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       
A.国家、私有制开始形成B.社会动荡、王室衰微
C.兼并战争,连绵不断D.政权并立,政局纷乱
2024-0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图中纪念柱正面上方镌刻柱铭:“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由此判断,与北京建城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蓟城纪念柱(位于广安门外滨河公园内)
A.禅让制B.公有制C.分封制D.井田制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从考古发掘情况可以推断出,夏代的青铜制造业以二里头为中心。商周时期则扩展到北起辽宁东部,南至长江流域,西起川陕,东到江浙的广大地区。青铜器按具体用途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和杂器。以上信息说明(       
①青铜铸造业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②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青铜器的种类丰富   ④青铜器铸造地点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2-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观察下面“马”字的部分书体,下列各项依次对书体说明正确的是(       
A.①甲骨文②小篆③隶书④楷书B.①小篆②甲骨文③隶书④楷书
C.①甲骨文②小篆③楷书④隶书D.①小篆②甲骨文③楷书④隶书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表所列出土文物均属于战国时期。这些考古发现能够说明(       
出土地点出土情况
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大墓一次出土铁器160多件,其中铁农具就有58件
河北兴隆县付将沟遗址(燕国)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
A.铁农具使用之前主要依靠木制农具B.春秋时期铁工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C.战国时期魏国和韩国的铁农具最多D.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2024-02-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我国在2000多年前修建了一项伟大工程,直到今天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华阳国志·蜀志》曾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据此判断,这项工程是(       
A.秦陵兵马俑B.龙门石窟C.都江堰D.阿房宫
2024-02-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论语》一书由孔子弟子、再传弟子等记录并编纂,是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的主要依据。下列言论出自这部经典文献的是(       
A.“无为而治”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这样的局面产生的影响是(       
A.出现许多创造发明B.出现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高峰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促使太学在长安兴办,培养儒学人才
2024-02-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秦并六国后,派军队继续开拓东南、南部沿海地区。越人凭借复杂的地形进行抵抗,秦军经过三年苦战才基本完成征服工作。为解决战时的后勤运输问题,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以上内容说明了秦朝开凿灵渠的(       
A.背景B.规模C.技术D.影响
2024-01-30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