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陕西 七年级 期末 2024-02-26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读《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你认为秦朝的政治建制最大的特点是(     
A.分封诸侯以藩屏周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诸侯争霸百家争鸣D.国家分裂民族交融
2024-02-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考古是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1974年以来,对秦始皇陵(如下图)的发掘,让我们感到秦朝的社会风潮是(     
A.天下为公,选贤举能B.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C.崇尚武力,法纪严明D.休养生息,以农为本
2024-02-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史记》记载一故事:“项羽乃悉引兵渡河(漳水),皆乘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是哪一成语的出处?(     
A.退避三舍B.一鼓作气C.百发百中D.破釜沉舟
2024-02-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中“作业”应指(     
A.农业生产B.水利工程C.自然灾害D.赋役制度
2024-02-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汉书》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段材料是对什么历史史实的赞美(     
A.尧舜禹的禅让B.西周分封诸侯C.秦统一六国D.西汉文景之治
2024-02-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东汉(如下图)光武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指(     
A.羌B.匈奴C.鲜卑D.夫余人
2024-02-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东汉中期,和帝即位时年幼,外戚窦宪兄弟独揽朝政。和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就依赖身边的郑众等宦官除掉外戚,政权又由宦官把持。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局面伴随东汉走向衰亡。从这则材料看,东汉衰亡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是(     
A.杜绝政治腐败B.减轻对人民刑罚
C.缓和民族矛盾D.罢黜百家学说
2024-0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读《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张骞最远到达大秦(古罗马)B.西域指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地区
C.张骞出使西域走北线,回程走南线D.匈奴是西汉北方一支少数民族
2024-0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下诏:“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人名),推循(安抚)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功勋茂著。其封吉(郑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这段材料记载的是(     
A.西汉初期出现文景之治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张骞开辟丝绸之路D.西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2024-02-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秦朝到西汉,读书人和政客常常在腰间随身携带着刀和笔(如下图)。《史记》曾记“萧相国何(萧何)于秦时为刀笔吏”。请你猜一猜,萧何随身带刀和笔的原因(     
A.楚汉战争期间,萧何随时投入战斗
B.秦朝提倡法治,萧何为方便抓捕儒商
C.西汉“尊崇儒术”,鼓励士兵读书入仕
D.当时书写材料是简牍,刀笔并用,方便修改错字
2024-02-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史记》一共130篇,分别是本纪(帝王)12篇,世家(大族)30篇,书8篇,表10篇,列传(英雄人物)70篇。从《史记》的编排组成看,此书以什么为中心叙述历史(     
A.经济B.文化C.事件D.人物
2024-0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相传,禹治水有功,被人们称“大禹”;战国后期,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汉武帝在位时,亲临现场,堵塞住黄河水患;三国时期,马钧改进汲水工具,制成翻车。对以上史实概括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悠久B.中国古代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
C.重视农业是中国的传统D.水患一直是国家安全的威胁
2024-02-1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晋书》记载:“天下(南方)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材料中出现“谷”“家给人足”现象的原因是(     
①东晋社会比较安定                                        ②南迁的人口开垦了大量荒地
③采用育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④建康等城市商业活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齐民要术》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在种谷这件事上强调(     
A.国家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B.种谷人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C.国家要大力兴修水利工程D.种谷人要使用新工具,提高效率
2024-0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书法指书写汉字的法则。为了让书写出来的汉字更美,人们做了不懈追求。下面哪一选项代表了行书之美(     
A.居延汉简B.钟繇《宣示表》
C.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D.《张猛龙碑》
2024-02-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16. ______年,______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024-0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7. ______年,刘邦建立______,定都长安。刘邦就是汉高祖。
2024-02-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8. 公元前209年,______、吴广发起秦末农民大起义;184年,张角发动东汉末年______起义,都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
2024-02-2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19. 自______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与西域,甚至欧洲的交往日趋频繁,人们称之为沟通中外的“______”。
2024-02-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0. 西汉时期,人们已懂造纸方法。东汉时,______改进造纸工艺,使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2024-0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1. 春秋末期,______(李耳)创立了道家学派,著有《道德经》。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______开始在苦难民众中传播。
2024-0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22. 200年,发生 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发生 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填空题 | 较易(0.85)
23. ______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西晋末年到东晋后期,______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2024-0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陛下(汉武帝)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对其封侯爵),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不动声色地削弱)矣。于是上(皇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孝武(汉武帝)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

——《汉书》

材料三: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如下图);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也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傅成乐《中国通史》


材料四: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其中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移漠北。

——教材


(1)结合材料一,为加强中央对地方诸侯王控制,汉武帝采用什么计策?其“巧”在哪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罢黜百家”措施对儒学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四,想一想,这些“新经济政策”会让哪一方收获财富?它对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有什么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汉武帝推行这些措施的意义。
2024-02-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5. 探究题:某班同学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
【华夏认同】

材料一:西晋末年,匈奴人刘渊不满足于担任匈奴一族的“单于”,希望效法汉高祖刘邦、魏武曹操建立一个新的华夏式帝国,他给自己的政权取名“汉”。……随后少数民族建立的“赵”“燕”“秦”等华夏式政权名号的选择,体现了“五胡”对“中国”的认同。不仅如此,内迁“五胡”迅速接受、学习汉文化。史学家赵翼感慨:“(少数民族)兼文学如此,何可轻量(轻视)哉!”

——天山智迅(公众号)

(1)结合材料一,原居于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刘渊进入中原后,给自己创建的政权取名“汉”,说明了什么?
【文化认同】

材料二:(前秦王猛)为丞相,猛密政公乎,流放尸素(指不尽职官员),拔幽滞(选拔不得志的人),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

——《晋书·王猛传》

(2)结合材料二,概括王猛在前秦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革衣服之制。……诏(下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495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二月)甲子,引荐群臣于光极堂。班(按次序)赐冠服(汉人服饰)。

——《魏书·高祖纪下》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北魏孝文帝强令鲜卑人说汉语、穿汉服的目的是什么?
【民族交融】

材料四:魏晋时期,少数民族音乐不断传入中原,有西凉乐、疏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高丽乐和安国乐,洛阳的贵族官僚争用胡麻、方凳等(如图)西北各族的家具。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

——摘编自教材


(4)结合材料四,说一说民族交融对汉族的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团结的原因。(答出两条即可)
2024-02-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学习评价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填空题
8
综合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2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单题
30.65巨鹿之战与秦灭亡单题
4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50.6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单题
60.65光武中兴单题
70.65东汉衰败 单题
80.65张骞通西域单题
90.65陆上丝绸之路单题
10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11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120.65大禹治水、禅让制  都江堰  三国鼎立的形成单题
13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140.6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单题
150.65书法艺术单题
二、填空题
160.94秦朝的建立
170.85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80.85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衰败
190.85张骞通西域
200.85造纸术
210.85老子  道教
220.85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30.85江南开发的表现、影响
三、综合题
24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武帝的经济措施
250.65少数民族的内迁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