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云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8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一位著名部落首领。与他并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蚩尤B.炎帝C.尧D.舜
2023-09-1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下表反映的主题是(     
派别代表主要主张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提倡节俭
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王室衰微B.民族交融C.百家争鸣D.春秋争霸
2024-05-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中外交流频繁
C.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D.北方人民南迁
2024-05-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某同学绘制了下列的学习内容结构示意图。其中“①”处应填入(     

A.盛唐气象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唐朝兴衰
2024-05-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由台州某剧团带来的《戚继光》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极为热烈。该剧鲜活重演的历史事件是(     
A.北击匈奴B.北上抗金C.平定噶尔丹叛乱D.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2024-05-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文中的“战争”应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1894年的那场‘成中国之巨祸’的大败,让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材料反映了(     
A.实业救国成为国人共识B.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增强D.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2024-05-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使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该军事行动是(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萍浏醴起义D.黄花岗起义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图所示的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了一次历史性会谈。这次“会谈”的成果是(     
A.建立了联合政府B.进行了军队整编
C.签订了“双十协定”D.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横渡长江,并迅速突破长江防线。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沙家店战役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宪法,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人民的宪法”由此诞生,迈出新中国法治征途的关键一步。这部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4-05-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下图所反映的会议于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A.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行改革开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24-05-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4.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的指导中印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求同存异B.一国两制C.九二共识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4-05-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5.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研制核武器,发展原子能工业,是国家独立、民族自强的重要保障。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此相关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邓稼先C.王大珩D.屠呦呦
2024-05-1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以下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B.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C.亚历山大帝国信奉基督教D.公元前1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
2024-05-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说:孝德天皇始立年号“大化”,制班田收授法,行租庸调法,好儒崇佛,不重神道。孝德天皇此次仿效唐朝而进行的改革给本国带来的影响是(     
A.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B.由此进入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C.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D.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2024-05-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下列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D.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从财政和军队招募两方面保证对国王的监督权。”此后英国逐步形成了(     
A.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共和制D.总统内阁制
2024-05-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图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的标题,下列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A.摆脱了民族危机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废除了农奴制度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5-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B.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2.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走出困局是依靠(     
A.杜鲁门主义B.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罗斯福新政D.马歇尔计划
2024-05-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3. 在某同学的学习笔记中有以下关键词:“万隆会议”“纳米比亚独立”“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2024-05-1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美国、西欧、日本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B.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C.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D.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与二战后和冷战后相比,当前大国力量对比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政治方面,美国的领导力和主导力都在下降,欧洲的自主和自强意识在增强,俄罗斯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材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B.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二、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①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

②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某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回忆说:“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秦朝开创的哪项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管理如此广大疆域”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三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践行了什么伟大构想?
(4)综合上述材料,提取史实(至少三个),围绕“不断演进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主题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840至1919年先进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方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并总结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之路”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上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的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的认识。
2024-05-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巴黎和会上,强权战胜了公理,中国遭遇严重外交失败,这引发了爱国青年的极大愤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学校的青年学生,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齐集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材料二: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溯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孕育了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什么?这一大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红军长征途中两次著名的军事行动及其战略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认识。
2024-05-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4—1939年部分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14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811德国投降
1929美国股市崩溃,经济危机爆发
1933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19399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与破坏。这场大战夺去了几千万人的生命,千千万万个家庭家破人亡,许多城镇乡村成为废墟,……战争的胜利彻底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使各国人民深刻反思,追求和平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使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客观上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深深的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它们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对抗。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对抗”指什么?美苏“从战时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4-05-25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论述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2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炎帝与黄帝单题
2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30.65江南开发的原因单题
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唐与吐蕃  鉴真东渡单题
50.85戚继光抗倭单题
60.85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7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80.65武昌起义单题
90.65淞沪会战单题
100.65重庆谈判单题
110.6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单题
12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3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140.8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单题
150.85“两弹一星”单题
160.65基督教、犹太教单题
170.65古代日本单题
180.65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9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200.65南北战争的影响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单题
210.65电气时代单题
220.8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单题
230.65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纳米比亚独立  古巴革命政府的建立、统治和影响  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斗争单题
240.65日本的崛起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单题
25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论述题
26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行省制度  “一国两制”的构想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三、综合题
27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80.65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长征胜利
290.65一战的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美国冷战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