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24-05-19 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中“以水银(汞)为百川江河大海”。考古工作者对皇陵遗址及周边进行汞含量测定,其结果(见下图)成为确定地宫位置的重要依据。这表明(     

A.秦始皇北击匈奴有了考古依据B.秦始皇陵地宫位于外城墙之下
C.《史记》的所有记载都真实可信D.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可以相互印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如图所示左图是大同云冈石窟的佛教居士维摩诘像,头戴尖顶帽,身着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数民族特征,下图是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同题材作品,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诘画像较为相似。这反映当时(     

A.佛教改变了中原生活习俗B.石窟艺术已遍布大江南北
C.佛教是绘画雕塑唯一题材D.文化交流呈现交融的趋势
2024-02-07更新 | 6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校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据《天工开物》记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车)调丝车、坎经具、过糊具(浆纺)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器械。该记载主要可用于了解当时(     
A.耕地面积的扩大B.手工生产技术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繁荣D.农业耕作方式的创新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4.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某小组开展“近代抗争史”专题学习,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虎门销烟       

(现代雕塑)       

B.林则徐等奏报销烟完竣(奏折)C.《虎门销烟》
(连环画)
D.《林则徐》
       (电影)

A.AB.BC.CD.D
2024-03-11更新 | 5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和蒙古路交汇口的一堵墙上,保存有一块民国时期留下的标牌,在蓝白色瓷砖上用醒目的红字写着:“民国二十八年八月最高洪水位·永久纪念标志·建设总署”字样。可推算这次洪灾发生的时间是(     
A.1928年B.1938年C.1939年D.1940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在此,毛泽东认为“造成割据局面”的关键是(     
A.建立革命政权B.发动游击战争C.开展工农群众D.创建人民军队
2023-08-02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1950年《人民日报》报道:“北京郊区没收地主土地和征收富农出租土地共39万余亩,这些土地均已适当分给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使用。”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79年10月,《人民日报》的子报——《市场报》正式创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份经济类报纸。1980年,《人民日报》改版,开辟了《经济简讯》等新栏目,经济新闻成为报道重点,篇幅和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国企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2019-06-27更新 | 435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由此可知,该法典(     
A.宣扬君权神授B.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
C.内容比较全面D.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有学者认为,欧洲于15世纪重新兴起的肖像画使“近代图像史完成了从圣像到肖像,即从圣人的面容到正在通过目光注视世界的个体的脸的转变”。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封君封臣制的确立B.西欧庄园制繁荣
C.人文主义思潮流行D.殖民扩张的推动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1. 下图所示变化反映出(     

                      1870-1910年德国就业结构表(单位:%)
A.德国的经济结构发生转变B.德国农业出现倒退的现象
C.德国的经济体制发生转型D.服务业成为德国经济支柱
2024-05-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始干1948年。近些年,共有数十万名军事人员和数万名联合国警察参加了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由此说明,联合国
A.以促进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为宗旨B.彻底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冲突和争端
C.可以向冲地区派出维和部队D.致力于提高人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重视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周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冷北,曰辽阳,曰河南……分藩镇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明)宋濂《元史》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职官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在地方分别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出该政治制度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官制的变化。
综合题 | 较难(0.4)
14.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187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由上海乘轮船赴美,1875年最后一批送毕。按规定,学生出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

材料二: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幼童不愿穿中式服装,经常是一身美式打扮,甚至不少幼童索性把脑后的长辫子剪掉。一些幼童受美国宗教文化的影响,渐渐地信奉了基督教。幼童学习西方教材,不但学到了许多新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接触了较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这使他们渐渐地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对烦琐的封建礼节不大遵守,反而对个人权利、自由、民主之类的东西十分迷恋。

——摘编自《留学幼童公案》

材料三   洋务运动部分回国留学生事例

人物籍贯职业
蔡绍基广东香山北洋大学校长
梁敦彦广东顺德清末外务尚书、民国交通总长
容尚谦广东香山海军舰长
张康仁广东香山律师
詹天佑广东南海铁路工程师
陆永泉广东香山外交官
邝荣光广东新宁矿业工程师
牛尚周江苏嘉定电信业、造船业
曾笃恭广东海阳报纸编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派遣学生留美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幼童赴美后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位或多位留学生事例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说明。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他号召英美结成同盟,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对付共产主义。这篇演说,符合美国在战后的战略需要,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剧变》

材料二: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上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未来五年、十年或者十五年,在我们有生之年,我们将看到五个超级经济力量: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在即将到来的世界中,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的地位了。

——摘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随着苏联的解体,美苏间的冷战结束了,但是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历史反复证明,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强权政治、以邻为壑等陈旧观念,早已背离时代潮流,不仅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相反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伤。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战后的战略需要”,并概括其冷战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认为“美国将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新特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史学热点、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史学热点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7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司马迁与《史记》单题
20.85石窟艺术 单题
3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40.85林则徐虎门销烟  史学理论单题
50.85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题
60.6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单题
70.85土地改革单题
80.65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90.65古巴比伦单题
100.65文艺复兴的兴起单题
110.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20.6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王国问题的解决  行省制度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
140.4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洋务运动的内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新式教育
150.65日本的崛起  美国冷战政策  杜鲁门主义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