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3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是(       
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D.“仁”“为政以德”
2023-07-05更新 | 29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生活在都城咸阳的秦朝人,购买生活用品使用的货币是(     
A.B.
C.D.
2024-06-11更新 | 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A.汉文帝以德化民B.汉武帝独尊儒术
C.光武帝释放奴婢D.孝文帝改用汉语
2023-08-05更新 | 85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归附唐朝者多达10余万人,先后人居长安者数千家,唐太宗予以妥善安置,其酋长皆被授予将军,中郎将等官职,其中五品以上者100多人。这一做法(     
A.促进了阶层流动B.削弱了藩镇实力
C.加强了中外交往D.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3-10-22更新 | 93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5. 宋朝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宋朝(  )
A.社会风气开放B.科学技术领先
C.都市商业繁荣D.民族交融加强
2023-10-22更新 | 71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6. 乾隆时,英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与西藏地方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之内,西藏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这表明(       
A.清驻藏大臣不掌管外交等事务B.清廷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中央开始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D.清朝政治体制挫败了英国图谋
2023-06-28更新 | 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7. 晚清名臣左宗棠在给林则徐的挽联中写道:“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以下可以作为其佐证的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
2023-06-14更新 | 57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B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8. 戊戌变法期间,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的变法诏令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官僚,对于变法诏令说“看不懂”“没办过”,拒不执行。由此可知(  )
A.顽固势力阻挠变法B.维新力量发展迅速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023-10-22更新 | 74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     
A.冲击旧制,思想启蒙B.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拒绝签字,维护主权
2023-06-14更新 | 87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0. 这次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次大会”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
C.古田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2023-07-07更新 | 473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1926年7月4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复辟C.组织工人运动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2023-06-18更新 | 83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2023-10-22更新 | 83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A.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
B.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
C.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
D.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
2023-06-22更新 | 93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阶级斗争为纲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现共同富裕D.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2021-08-03更新 | 2940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5.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昨日更新 | 229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A.南亚次大陆B.意大利半岛C.希腊马其顿D.阿拉伯半岛
2021-06-22更新 | 1435次组卷 | 5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7. 15世纪的欧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欧洲人使各大陆相互间发生了直接交往,从而在世界历史上结束了欧亚大陆阶段,开始了其全球性的阶段。”这表明“大航海时代”(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道B.人们逐渐相信地圆学说
C.欧洲大西洋沿岸成为经济中心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022-09-06更新 | 117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8. 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下面“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电动机
2022-10-05更新 | 116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19. 下面知识卡片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用是(       
时间:1944年6月
场地点:诺曼底
作战双方:美、英盟军与德军
A.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标志欧洲战事结束
2023-07-05更新 | 32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本溪市、铁岭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五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0.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       
A.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B.国防现代化进程加快
C.政治民主化深入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23-10-13更新 | 39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清直至民国,中国的外交活动明显地呈现出五大特征:在对外态度上,既蔑视西方列强又深深恐惧之;在对外交涉的过程中,大多未能摆脱始争终让的结局;在对外交涉时,很难摆脱内外双重困境,外部强敌入侵与内部不同政治派别相互倾轧;在外交活动情感上,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外交进程的演进上,既被动因应,又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先进的外交策略等而渐次成熟。中国近代外交的上述五个主要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摘编自李胜臣《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及成因探析》

材料二: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单位:亿关两)

年份进口净值出口净值出超(+)或入超(-
192811.969.91-2.05
192912.6610.16-2.50
193013.108.95-4.15
193114.339.09-5.24

—摘编自许涤新等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等

材料三:1950年中苏两国的贸易额在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1951年中国与苏联的进出口总额比1950年增长了138.9%。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内地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材料四: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对此,美国政府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五: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不仅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真空”,而且为联合国组织“获得新的动力打开了道路”,“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法国代表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1)结合所学知识,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活动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中“在饱含屈辱的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8-193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4)材料四中美国“最惨重的失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根据材料四和材料五,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综合题 | 较难(0.4)
22. 思想引领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读历史文献——倾听时代呼声】

材料一:在地狱里,教皇尼古拉三世像根木桩,倒插在岩石的夹缝中,双脚燃烧着火焰。但丁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因为你的贪婪使世风日下,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摘编自《神曲》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了解党的会议——把握时代脉搏】

材料三:毛主席对这次会议评价非常高,认为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达到了预期目的。……开了50天的七大胜利闭幕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最盛大最完满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开得长了些,但由于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会议的气氛始终是热烈的,代表们的情绪始终是高涨的。

——胡乔木《我所知道的党的七大》

材料四: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向全会作报告。会议集中讨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在新形势下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会议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在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分析当时中国经济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摘自《党建》杂志

(1)材料一反映的思想发出了怎样的时代呼声?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右面的著作。请写出这一著作的名称。这一时代呼声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2024-05-28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3. 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摘编自《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如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2)在上述材料中,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角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
2024-06-11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23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孔子单题
2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30.65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单题
40.65唐朝的民族政策单题
50.65城市的发展与风貌(宋)单题
6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70.85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80.65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9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0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10.65北伐战争单题
120.6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单题
13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40.65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单题
15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单题
16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17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80.85瓦特改良蒸汽机单题
190.65诺曼底登陆单题
200.6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巴黎和会的召开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220.4中共七大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第一国际
三、论述题
230.4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发明与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