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四川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3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史学热点、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诗经・噫嘻》篇记述了西周成王祭祀上天及先辈,并亲率官、农播种百谷,训示田官勉励农夫努力耕田的情景。这一记载印证了当时(     
A.分封制度开始实施B.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C.铁犁牛耕得到推广D.农耕经济受到重视
2024-05-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汉代铁农具飞速发展,呈现配套齐全、专业化的特征。包括翻耕铁农具有耒、耜、锸、犁等,整地农具有铁耙,播种农具有楼车,中耕农具有锄、铲,收获、加工农具有镰、铚、铡刀等。这一时期铁农具的发展(     
A.提高了农业耕作效率B.促进了玉米推广种植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D.丰富了人类食物来源
2024-05-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以下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募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A.激化了社会矛盾B.增加了政府收入
C.实现了富国强兵D.促进了民族融合
2024-05-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图是发现于河北省辽代墓葬的壁画《备茶图》。图片不仅展示了放在桌上的一系列茶道工具,还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当时包括碾茶、煎茶诸环节在内的完整的备茶过程。这可以用 来说明辽朝(     

A.民族间隔阂已消除B.受到中原文化影响
C.茶道技艺领先全国D.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7日内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主权
C.推动经济发展D.加强文化交流
2023-09-15更新 | 27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由起初的50多人,发展成拥有近5.8万名党员、领导着280余万工人和970余万农民的政党。据此可知,大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望
C.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第一枪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024-05-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毛泽东指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他认为,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小农经济因为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不可能使中国彻底摆脱贫困,由此可见他主张(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通过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4-05-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21世纪以来,中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热点问题,推动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生效,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措施反映了我国(     
A.参与全球治理B.融入经济全球化
C.深化改革开放D.维护雅尔塔体系
2024-05-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等。



(汉元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摔跤)戏,三百里内皆观。




①摘自《汉书五帝本纪》②唐代打马球俑唐代女子打马球时穿上各样服饰,甚至作男子和胡人装扮,作各种打球姿态。

③(清)黄慎《蹴鞠图》图中的人物轻轻地抬脚就把鞠恰到好处地给控制住了。

材料二   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受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明又有理性……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类型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工具;为了尽量地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健。

材料三   谭嗣同认为汉宋士人和学派之“任侠”精神是“依仁蹈义,舍命不渝”,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他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喜动”,而中国的落后在于“好静”,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他还主张“废缠足”、兴办“女学”,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

——戴伟宇《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体育思想考略》

(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
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卢梭体育教育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谭嗣同的主张,并简述其意义。
2024-05-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

时间

事件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珠江口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1857 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
19世纪60年代奕近、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
1894 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6月-9月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I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45 年9月2日中国代表参加东京湾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的成立
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9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四、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1801——1851年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125.6%。到1867年,2%的最富有者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而劳动者的财富在国民收入中只占39%……一座座以煤作为燃料的工厂不断排放出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伤害着人们的健康。

——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苏联的工业化方针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其做法是高积累高投入,把基 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高速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还实行 榨取农民、靠农民“供税”来积累资金,斯大林用强制的方法,使农民一半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转变,国家扶持轻工业,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轻工业的迅速增长,使经济繁荣,消费品市场丰富,工业发展也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已由1980年的75.8万个增加到756.4万个。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出口贸易。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摘编自刘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说说英国的工业化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4-06-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4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初中历史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史学热点、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8
综合题
2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9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近代史
5
史学热点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分封制单题
20.65农业进步的表现单题
30.65北宋的建立与统治单题
40.6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50.65郑成功收复台湾  雅克萨之战  林则徐虎门销烟单题
60.65北伐战争单题
7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单题
80.65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外交成就单题
二、综合题
90.4衣食住行与精神风貌  戊戌变法的经过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史学理论
110.4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论述题
100.4洋务运动的评价  戊戌变法的经过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