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天津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6 2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图是北京琉璃河出土的铜罍(léi),其内壁有“令(命)克(召公之子)侯于匽(燕)” 的铭文。《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的记载。《史记》的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了
A.禅让制的出现B.夏朝的建立
C.武王伐纣D.分封制的实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 如图所示,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2018-09-07更新 | 1799次组卷 | 47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古代的历史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中国的历史事件深远影响
A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古代文明之间的互相交融,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B鉴真东渡日本推动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步入封建社会
C造纸术的发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D郑和下西洋推动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产生
A.AB.BC.CD.D
2024-05-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4.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长城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
2019-07-03更新 | 1465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诗歌既抒发作者情怀,也反映社会现象,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反映的是
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诗句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宋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路”是当时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在“路”设立多个互不统属的机构,如转运司等,他们掌管财政等事务,共同治理州县。这种管理方式
A.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B.强化了宋朝的中央集权
C.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022-06-04更新 | 7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清两朝采取的措施相同的有
A.设置行政机构B.改土归流C.采取和亲政策D.册封当地贵族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8. 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有利于选拔国家需要的人才D.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的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张謇D.陈独秀
2022-07-16更新 | 182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军事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A.永安建制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后的一逞。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材料中“界碑”是指(       
A.近代史的开端B.人民禁烟斗争胜利
C.近代化的起步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2024-04-08更新 | 239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12. 在北京某博物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中,其中一块展板的内容包括“庶民的胜利”“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上海望志路106号”“嘉兴南湖游船”等,通过这块展板你可以了解(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遵义会议的召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发动了一次震惊中外的“事变”,他们发动这次“事变”的目的是(     

A.逼迫蒋介石扩充军队,抗日救亡B.促成国民党军队与中共红军停战
C.扣押蒋介石,提升自身国内威望D.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024-05-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中国第一次完全用自己工程人才和资金,独立勘测、设计与兴建的铁路是(     
A.沪杭铁路B.唐胥铁路C.粤汉铁路D.京张铁路
2024-05-2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