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四川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4 4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考古资料显示,到了龙山时代,宗族制度明显和财富分化结合起来,例如,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中,葬具的好坏、墓坑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寨,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别。这说明龙山时代(     
A.出现阶级分化B.实行分封制度
C.进入奴隶社会D.初具国家形态
2024-05-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2. 颜渊曾说,学了满身本领,但是如果违背了道德,宁肯藏而不用。这体现了(       
A.尊崇自然B.仁德为先C.学以致用D.以法治国
2023-07-04更新 | 92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宣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D.图书出版发达
2020-08-01更新 | 1994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4.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历史文化名人出现最晚的是
A.曹雪芹
B.玄奘
C.王羲之
D.苏轼
2019-06-25更新 | 70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有学者认为,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没有发动普通民众;五四运动中,年轻的工人阶级为站在潮头的青年知识分子先锋队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后盾。该学者旨在说明
A.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B.辛亥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C.五四运动具有爱国性质D.政治革命需要民众参与
2019-06-23更新 | 4154次组卷 | 76卷引用: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如下表可见(     
人物籍贯活动
康有为南海1891年,开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孙中山香山1894年,建立兴中会,传播革命思想。
杨匏安香山1919年,在广东《中华新报》发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得到广泛传播
C.革命团体在广东开始建立D.近代广东思想先驱走在时代前列
2023-01-20更新 | 494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初中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创办刊物《劳动界》。《劳动界》很快从上海传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间成为湖南销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这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传播广泛B.工人成为新文化运动主力
C.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D.北伐战争成舆论关注热点
2022-06-29更新 | 3384次组卷 | 56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8. 如图反映了中国关税平均税率的变化情况。这说明,我国(       
     税率(%)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B.城市改革深入展开
C.经济特区相继建立D.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2023-06-29更新 | 172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全文刻在石头上,石头上部刻着两个人,坐着的是神,站着的是汉谟拉比,意思是神把法典交给人间的统治者,让他去执行。这可以用来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强调公平公正B.宣扬君权神授C.重视经济发展D.体现人文主义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2023-07-25更新 | 174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蒸汽机不仅用于地下矿井抽水,而且还用于驱动地面车辆的设想于1825年变成现实,一条从矿井直达海岸的7英里铁路问世了,这是人类第一条铁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首先出现在煤炭业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C.铁路运输率先实现了现代化D.创新意识推动技术变革
2021-06-29更新 | 2660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亿美元,全球期货交易所的日交易额从1988年的4820亿美元上升到 1994年的1.4万亿美元,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     
A.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B.世界多极化日益明显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国家间贫言养距拉大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及其子秦二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蔑视民生,迷信严刑峻法,农民起义频发,六国旧贵族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

材料二: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 120 钱减为 40 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奏朝的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省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出现天下大乱的因素。(不能照抄材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2024-05-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度。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频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这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欧美各国,善来被窗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某,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 年)

材料三: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在1926和1927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为实现其思想主张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救国主张,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主张是否得以实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024-05-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在 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文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窗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营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被一些观家形容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而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美国表面上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实际上权力更加分散,这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质而言是减弱了。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分别概括材料一中的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单极的世界”出现的背景,并说明“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国际问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对人类文明交流和国际关系的认识。
2024-05-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南北朝时期,孝文帝在位时力排众议,迁都洛阳,变革官制和律令,推行汉化措施……措施推行后,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实力增强。

——摘编自《部编版初中历史七上》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文综试题-初中历史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河姆渡人单题
2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30.65八股取士  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单题
40.65红楼梦单题
50.6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五四运动单题
60.85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单题
7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8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90.85古巴比伦单题
100.65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单题
11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单题
120.8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秦朝的暴政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40.65洋务运动的内容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15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皇子午线和三角贸易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论述题
160.65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