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测试卷
河南 九年级 二模 2024-05-25 4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 下列青铜器出土于同一时代,由此可以推断(     

A.中原文明的核心地位B.各地文明的独立发展
C.各地区之间交流频繁D.青铜文明的辉煌璀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M45墓出土的蚌塑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蚌塑龙形,把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推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材料表明考古发现(     
A.是了解历史的首要方式B.可以替代史书文献资料
C.是佐证历史的重要途径D.可以完整还原历史全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商君书》载:“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这表明商鞅主张(     
A.重农抑商B.废除贵族特权
C.奖励军功D.允许土地买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面表格中采取的措施,其共同作用是(     
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8年
北击匈奴颁布“推恩令”铸造五铢钱
A.开启了边疆治理B.开创了皇帝制度
C.抑制了经济发展D.巩固大一统王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据史料记载,唐武宗会昌三年某夜“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二十四行,四千余家”。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     
A.海陆交通便捷多样B.民族交融蔚然成风
C.社会风气包容开放D.商业繁荣店铺林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6. 魏晋以前,中国粮食生产一般是北粟南稻,且全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方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产地。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魏晋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B.宋朝时水稻产量比粟产量高
C.生产工具改进促进南方经济发展D.宋朝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7. 元朝时期,行省统筹辖区内所有钱粮赋税,其中大部分需解运京师上供朝廷,行省及下属各级官吏皆“受命于朝而后仕”。这些做法(     
A.加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加强了中央集权
C.使地方官员丧失了权力D.强化了皇权专制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8. 小刚在历史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学习目录。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应为(     
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清朝时,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A.民族交融B.经济交流C.边疆治理D.对外交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魏源的《海国图志》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这些地图比清代官方的地图更为准确和详细,让中国人对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让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有了一个更为客观的定位。这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     
A.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B.逐渐具有国际视野
C.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D.普遍认可中体西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陈独秀认为:吾国近世文学之大病,在于言之无物。今人徒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而不知言之无物,又何用文为乎。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B.广大民众的思想
C.新文学革命开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1921年3月,李大钊应邀到郑州铁路工人夜校,为铁路工人讲课。他生动深刻地强调工人的前途远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场景的出现有利于(     
A.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五四运动扩大至上海
C.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即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歌曲,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定期安排播放该曲。这表明该作品(     
A.鼓舞了民众抗日的决心B.适应了大众审美的需求
C.标志着战略反攻的到来D.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1955年9月17日,《洛阳日报》推出重磅消息——“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正式动工兴建”。与这一报道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D.“大跃进”运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从2015年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阐述“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2020年倡导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2022年提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我国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A.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B.打破了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使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D.构建了世界发展的全新格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在大会召开期间,所有公民集于一地。在发表本次大会的目的后,允许每一位公民对该项提案提出观点,立场有两个:赞同或反对。此时应全体寂静。发言人下台之后,剩余公民进行投票……每个人仅有一次投票权。材料反映的是(     
A.罗马的法治建设B.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C.雅典的民主政治D.古巴比伦的成文法典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大量的希腊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从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材料反映了(     
A.阿拉伯文在文化传播上没有流传价值
B.阿拉伯人为保存欧洲文化作出贡献
C.近代欧洲文化深受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D.阿拉伯人擅长翻译东西方文化典籍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7.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作品(     
A.主张自我中心B.传播自由平等
C.呼吁暴力革命D.体现人文主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有人在评价某项发明时说道:“它使我们可以晚几年再戴上眼镜;它使得躺在床上看书舒服得多;只需按一下按钮,我们就能让窃贼猝不及防,陷入措手不及的境地……”这意在强调(     
A.科技改变人们生活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C.科技是一把双刃剑D.科技响应社会需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9. “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这项规定出自(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D.《开罗宣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的背后,都能寻到美国的影子,美国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之名,借人权、种族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美国这一做法(     
A.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B.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D.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该画像砖为实心方砖,边角略有残缺,其采用高浮雕手法,刻画出两个正在表演的舞者形象,画面生动而富于变化。画面左侧为一女舞者,梳高髻,身着长袖羽衣,双臂抬起,舒袖而舞。画面右下角为一伴舞的男舞者,单膝跪地,一臂前伸,仰视女舞者。在画面的右上方还有酒樽和鼎,由此可推测,此画像砖表现的应是汉代贵族宴飨时的舞乐表演场面。

——河南博物院河南新野出土的东汉盘鼓舞画像砖简介

东汉盘鼓舞画像砖

材料二:《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是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掷铁饼者》
(1)据材料一、二,两个艺术品有何异同?体现了人类古代文明的什么特征?
(2)壁画和雕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请再举一例古代相似的艺术成就。
综合题 | 较易(0.85)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书籍——读懂革命历史】

材料一:林道静入党后不久便被组织派到北大开展工作。初到北大,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局势使工作的开展变得困难重重。由于王晓燕听信了戴愉的谗言,道静还经受着朋友的质疑。但她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组织了“一二·九运动”,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摘编自杨沫《青春之歌》

【浮雕——寻找红色记忆】

材料二: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三幅浮雕图片。

浮雕1浮雕2浮雕3

《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胜利渡长江》

【传承—一传承民族精神】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不同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进步与升华,培育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创业精神和新时期以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新民族精神。

——摘编自俞祖华《民族精神提振与中华民族复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林道静组织的一二·九运动的时代背景。
(2)请从上述浮雕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史实简要解说浮雕内容。
(3)综上所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综合题 | 适中(0.65)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224日)

材料二:20235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六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一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各方认为,安全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亚国家高度评价并愿积极践行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认为上述倡议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特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材料二表明新时代的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综合题 | 适中(0.65)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既支配了整个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体。在牛顿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支配人事和社会的永恒法则。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这样较为温和的方式,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这种折中的政治制度展现了民主、开放和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蒸汽机在英国轰鸣着、咆哮着……铁矿石源源不断地从海外运来,生铁也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帝国也从世界带来2亿-3亿英镑的财富。英国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

——摘编自《欧洲文明的轨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永恒法则”在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文献中有何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综上所述,概括推动近代欧美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25. 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跌宕起伏,但人类始终为维护和平而不懈努力。请阅读材料,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典型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一靠《凡尔赛条约》来约束维系的整个国家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材料二我们在数天之内就击溃了敌人的前锋,然后揭开了世界上最大歼灭战的序幕。法国垮了,比利时和荷兰已被攻占了……

——希特勒(1941年)

材料三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4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21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青铜器 单题
20.85半坡人单题
30.65商鞅变法单题
40.65王国问题的解决  武帝的经济措施  卫、霍破匈奴单题
50.65盛世经济的繁荣单题
60.85经济重心南移单题
70.85行省制度单题
80.85张骞通西域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90.85魏源与《海国图志》单题
100.85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主要内容单题
11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120.85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单题
130.8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单题
140.65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单题
150.65雅典民主政治单题
160.65穆罕默德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单题
170.8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单题
180.65“发明大王”爱迪生单题
190.8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单题
200.65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单题
二、综合题
210.65西汉灭亡和东汉建立  石窟艺术   古希腊雕塑、建筑
220.85林则徐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
230.65经济特区的建立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4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著名科学家——牛顿的贡献及影响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三、论述题
250.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