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5 1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某思想家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属于(     
A.道家学派B.儒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据《天工开物》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车)、调丝车、坎经具、过糊具(浆纺)、腰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这可以用来了解当时中国(     
A.农业有较大发展B.手工业的技术发展情况
C.商业贸易的发达D.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3. 宋朝诗人汪洙《神童诗》有云:“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该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某种制度下人们对读书的重视。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B.丞相制C.科举制D.内阁制
2023-07-14更新 | 37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被辟为商埠后,一向以内敛、安逸、守家、平和为城市风格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前沿,苏州的平静被打破了。”与材料相关的不平等条约导致(     
A.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B.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
C.西方列强势力侵略深入长江流域D.清政府禁止人民反帝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03-1908年全国注册的新工业公司有265家,平均每年约44家。1912-1921年注册的公司有794家,平均每年约80家。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商业公司,1914年有169家,1915年增至206家。”该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
C.带来了社会习俗的变化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23-11-23更新 | 7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中考名师推荐历史辛亥革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时间分别是1949、1956、1978,与1956、1978这两个年代相关联的两件大事分别是(     
A.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
C.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
D.文化大革命抗日战争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A.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B.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社会经济的发展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昨日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世纪90年代,《纽约时报》有时事评论写道:“在大片稻田和破旧的建筑物中,中国已经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建立一个亚洲金融之都,向世界证明其对外开放仍在继续。”材料中“大规模的项目”最有可能在
A.深圳B.广州C.厦门D.浦东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题图为一位同学学习古代界的帝国时所作的课堂笔记。符合下列特征的国家是(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亚述帝国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是指(     
A.公有制经济取代私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D.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
2024-05-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设计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事件的好方法,下面是某初中生设计的有关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思维导图,其中哪一项设计错误(     

A.AB.BC.CD.D
2024-02-02更新 | 9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截至2022年,金砖五国占全球人口总数约4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5.77%,外汇储备在全球占比超过35%,吸引外资超过45%,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4%,贸易总额占世界的17.9%。这主要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B.发展中国家获得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C.区域经济集团化取得重大成就
D.金砖国家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
2024-05-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3. 【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称书店为书肆,兼具卖书与刻书两种职能。东汉时期,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都城洛阳的书肆日渐增多,图书复制主要依靠手抄传承;唐朝时期,图书业“写本时代”达到黄金时期,同时,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宋朝时期,书肆主人以刻印书籍为职业,以营利为目的,拥有许多写工、刻工和印工,且不断创新;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各种各样的文学选本大量刊印发行。

——摘编自袁红军《古代书肆发展考略》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肆的职能并简析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4. 【经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建茶叶大规模种植开始于唐代。宋元时期,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鸦片战争后,福建茶叶生产在商品经济大潮下迅猛发展。1853年,朝廷准许闽江上游茶叶改由福州海运出口。洋行买办内地收购茶叶制度的实行,直接将内地茶叶经济与沿海茶叶贸易对接起来。1858年,外商到中国内地购货出洋只要缴纳一次2.5%的子口税,极大降低了从武夷山运茶出洋的成本。19世纪70年代晚期,福州茶叶输出居全国之首,走向茶叶贸易的鼎盛时期。

——摘编自刘锡涛《试探福建茶叶生产及近代茶叶外贸鼎盛的原因》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商人、旅行家以及传教士纷纷来华,他们关于中国茶叶的介绍,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到18世纪,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成了茶馆,茶叶成为英国全民共饮的大众饮料。很长的时期里,在英国形成了一种“中国热”,用中国瓷器饮用中国茶无疑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茶叶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曾经达到每年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福建茶业贸易走向鼎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茶叶贸易兴盛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5. 【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从1953年到1980年,经过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全国铁路骨架网基本形成。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2003年以来,中国铁路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16年7月,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至今,“八纵八横”铁路网已经完成近七成的建设。2022年为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铁路部门对冬奥服务车站实行闭环管理,动车组还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首次将高铁与北斗卫星、自动驾驶和5G等技术相结合,是中国科技与铁路的又一次突破。

——摘编自程语《从近现代史看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西德铁路的合并拉开了德国铁路改革和发展的序幕。改革需要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政府专门成立了联邦铁路资产管理局,负责接管和偿还670亿马克的债务问题并补贴铁路网建设资金。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铁路技术标准,打破国界,形成欧洲统一市场。德国政府加强了对铁路的监管,由交通部铁道司、联邦铁道署专门负责,后者监管落实欧盟的法律法规。德国铁路致力于为乘客提供长短作无缝衔接、门到门的一体化运输,铁路货运公司设计了300多种不同类型的货车以满足货主的个性化需求,并参与制定对特殊货物的装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运输业的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铁路改革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其改革与发展的优势。
2024-06-06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三、论述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16. 【文明与法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围绕“历史的进步”为主题,自拟标题,综合运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中外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6-06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综合题
3
论述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老子单题
20.65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30.65科举制的影响、评价单题
40.65马关条约、瓜分狂潮单题
5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60.65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单题
70.65衣食住行的变迁单题
8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90.85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单题
10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单题
11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120.65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单题
二、综合题
130.65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八股取士  文字狱
140.65盛世经济的繁荣  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150.65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衣食住行的变迁  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欧盟的诞生
三、论述题
160.65军机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787年宪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