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四川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信息正确的是(       )
A.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B.北宋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是《农政全书》
D.西汉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2024-05-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 成语故事很多都来自历史事件。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闻鸡起舞 ②破釜沉舟 ③朝秦暮楚 ④卧薪尝胆
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2024-05-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某校正在举办中国古代历史知识比赛,下列历史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现在仍在推行的县制最早是从秦朝开始的
②曹操通过官渡之战统一北方,结束了东汉的统治
③唐玄宗册封回纥的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④元朝时管理新疆的机构是宣政院
⑤明朝时期,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1900年7月前,维新派的《清议报》将义和团民称之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却赞赏团民“赴死军前”“曾不返顾”。兴中会的《中国日报》也有类似转变。这反映(     
A.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政治诉求趋同
B.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
D.近代的报刊致力于宣扬民主思想
2021-10-06更新 | 703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提出这一纲领的国际背景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巴黎和会上将中国山东转让给日本
C.华盛顿会议后中国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D.七七事件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6. 爱国人士李公朴曾在《华北敌后——晋察冀》一书中提到:过去由天津送来的《麒麟送子》《老鼠娶妻》一类的年画,逐渐被《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一类的年画取代。这反映了当时
A.抗日消息传递途径的多样B.土地革命调动了人民的抗日积极性
C.抗日武装斗争淡化了传统习俗D.抗日宣传活动借助了传统节日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历史结论需要有正确的史实作支撑。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实现了政治上的民主化
B.九一八事变——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重庆谈判——开始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辽沈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打下基础
2024-05-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相符的是(     
①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②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③洗雪耻辱——港澳回归
④和平共处——中印缅会谈
⑤扬眉吐气——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对外开放”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
A.1980 年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B.1990 年开放大连、上海、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
C.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D.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共十八大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改革开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B.中国特色、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种姓制度,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楔形文字,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荷马史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2024-01-24更新 | 50次组卷 | 117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的交流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
B.封君与封臣是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谚语
2022-11-20更新 | 131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问城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如下图漫画习近平主席手提一个笼子,笼子里装一个图章,很好地诠释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治国理念。在近代西方国家中,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22-02-10更新 | 27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下面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总结,与史实有出入的是(     
A.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按实力排序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四大支柱型产业是电力、煤炭、钢铁、汽车制造
D.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的最深刻影响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22-12-06更新 | 5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备考历史样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两极格局瓦解后,在西方的鼓动和支持下,乌克兰持续推动“脱俄入欧”进程,俄罗斯也积极拉拢其加入原苏联地缘政治空间范围。乌克兰在东西取向问题上依然陷入了一场多边地缘政治博弈的“拉锯战”中。材料旨在说明(  )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
C.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D.发展中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2023-02-08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2023学年九年级2月份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16. 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与天同治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二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材料三   1915年,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挽袖、提笔、呐喊……等成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等人类精神被海运到中国,在古老的中 华大地上汇聚成一股颇具规模的新时代潮流。古老中国的第一批“新国民”……新青年开始 奔流而出。新文化、新国民、新气象,星点闪现。

材料四   … …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里程碑,海外舆论界认为, ……“基本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并且能深刻影响下一段中国的国运”。《世界论坛报》认为, ……“已驱除了 世界对中共经济政策摇摆不定的疑惑”。

——共产党员网

(1)材料一的观点后来被汉武帝采用,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说明莎士比亚对英国很重要,那么他给英国人带来了什么思想?这一思想 对英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被海运到中国的“人类精神”有哪些?这些精神推动了中国哪一事件的发生?
(4)材料四表述的哪一事件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24-05-25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综合题 | 适中(0.65)
17. 中国共产党是实事求是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的奋斗历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成立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郭大松《中国通史教程》

材料三   1937年5月,毛泽东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为了停止国内的武装冲突, 共产党愿意停止使用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的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土地政策》

材料四   当今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存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物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八一宣言》(1935年)

材料五 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 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许多好心的教育家、科学家和学生们,他们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不问政治,自以为可以所学为国家服务,结果也化成了梦,一概幻灭了。这是好消息,这种幼稚的梦的幻灭,正是中国富强的起点。”

(1)材料一中“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分别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愿意停止使用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的主要原因以及“新的适当的方法”的具体方法。
(4)材料四中的“亡国灭种大祸”指当时面临的哪一问题?对此我党领导北平学生进行了什么爱国斗争?
(5)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幻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党的七大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2024-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综合题 | 适中(0.65)
18.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邓      

材料三 建国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1)为应对“被迫敞开国门”,19世纪中叶,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一举措?中国当时采取的举措地位是怎样的?
(2)材料二中的“列宁的思路”是什么?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特点是什么?
(3)在B阶段,国家采取了什么手段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D阶段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历史新阶段,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党对农业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
(4)下图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漫画,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分析此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5)以上材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2024-05-2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综合题 | 适中(0.65)
19. 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大国关系也影响着世界局势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 ……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材料三   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称霸世界 的目的。

——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四   俄乌冲突……给全球带来负面效应,而美国却卖军火、卖能源,坐收渔翁之利。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乌局势不断“拱火加油”,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并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制裁,进而“趁火打劫”……冲突和制裁给欧洲带来了难民潮、资金外逃、能源短缺。而在全球范围内,物价暴涨,粮食安全遭受冲击,供应链愈发脆弱,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中新网评:《俄乌危机“肥”了谁、“苦”了谁?》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矛盾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材料二中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军事武器”指什么组织?其中“资本”的渗透对西欧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2024-05-2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中考(7+3)适应性训练历史试卷(一)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综合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
世界现代史
4
中国现代史
5
世界古代史
6
世界近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火药发明与使用单题
20.85巨鹿之战与秦灭亡  淝水之战单题
30.65八股取士单题
40.4义和团运动单题
50.65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单题
60.4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单题
70.65九一八事变单题
8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中日建交单题
90.65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单题
100.6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的召开单题
110.85古巴比伦单题
120.65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单题
130.6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单题
140.6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  化学、石油工业的发展单题
150.65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单题
二、综合题
160.65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邓小平南方谈话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170.65南昌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抗日救亡运动   中共七大
180.65洋务运动的评价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190.65一战的背景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马歇尔计划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