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模拟预测 2024-05-26 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殷墟出土的甲骨与《史记·本纪》B.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C.远古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
2024-05-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秦国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齐国D.楚庄王、秦国
2023-10-07更新 | 187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6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南船北马”是说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而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则成为沟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交流。其南北两端分别是(     
A.洛阳苏州B.余杭涿郡C.洛阳余杭D.涿郡苏州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为丝路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B.班固C.秦始皇D.司马迁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5. 宋与辽在边界设置榷场,贸易量很大,北宋每年向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两万石粮食。这说明(     
A.边界贸易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B.少数民族政权的衰落
C.辽国在军事上对北宋取得优势D.中原地区手工业发达
2023-07-11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2019-01-23更新 | 701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元史》中提到:“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盛”“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根据材料推断,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     
A.疆域空前辽阔B.汉化的需要
C.地方政权割据D.重视农业发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基础。如图示意图中A处可填(     

A.设置宣政院B.设置伊犁将军C.平定噶尔丹叛乱D.设置驻藏大臣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上面对外来侵略,挺身而出。下列英雄事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左宗棠率领军队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②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杀敌,与舰同沉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唤醒国人爱国意识     ④谭嗣同以死来殉变法事业
A.③①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2023-01-01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下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       

      

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2023-06-25更新 | 75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一场大的革命行动往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聚集能量,1894—1911年是一场革命的能量聚集期。这股能量释放的结果是(     
A.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D.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2. 1923年,上海《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结果,其中两个问题的统计数据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
你赞成社会主义吗?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

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
②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③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国民革命失败,国共进入长达十年的对峙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3. 某校举办“百年党史邮票展”。按照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布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④①③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4.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下图所示文件,请问有关文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C.宪法规定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D.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2019-06-23更新 | 1863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6. 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以得出的历史认识是(       

时间

内容

明末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后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015年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022-06-22更新 | 2031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泥土制造泥板并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使用莎草制成莎草纸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象形文字;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将文字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这表明人类文明具有(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A.传承性B.多样性C.包容性D.优劣性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研究、归纳法等实证法盛行,一些传统理论被验证或纠正,世界地图被重新绘制,墨卡托投影、等高线、圆锥投影等也开始使用并成为基本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家对海陆起源、地形起源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B.促进对自然学科的探索研究
C.提升了地理学科的地位D.以验证地圆说为根本出发点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他曾当过炮兵上尉,曾在反对保王党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曾当过帝国皇帝,也曾成为阶下囚被流放大西洋小岛。而他自认为最伟大的功绩却是一本法律小册子。有关这本法律小册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B.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C.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D.很多国家的民法典都以此为参照蓝本
2024-05-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这几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九(2)班同学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其中一场战役绘制了示意图。由图可知,这场战役(     

   

A.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B.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迅速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2023-08-07更新 | 7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考三月联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2. 随着国际力量的此消彼长,世界市场中心也在不断进行演变。下列有关世界市场中心演变的顺序正确的是(     
A.大西洋东岸——大西洋两岸——太平洋沿岸
B.大西洋两岸——太平洋沿岸——大西洋东岸
C.大西洋东岸——太平洋沿岸——大西洋两岸
D.太平洋沿岸——大西洋东岸——大西洋两岸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23. 孙中山说:“亚洲各国人民要摆脱欧洲的压迫……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为此190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这些事件表明(     
A.各国民族革命取得胜利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古老的亚洲已开始觉醒D.第三世界国家走向联合
2024-05-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4. 如图所示,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

A.自然科学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联系
B.自然科学发展导致“一战”爆发
C.自然科学成就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D.社会发展进程就是自然科学发展进程
2018-07-03更新 | 1229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下面是历史兴趣小组搜集的地区或国际组织的图标,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他们研讨的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B.世界多极化C.网络信息化D.人口老龄化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6.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点亮梦想。第十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将在2024年3月至11月开展。而古代山东的科技文化也展现了辉煌的成就,涵盖了众多领域,请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农书里的山东】

山东古代人民和科学家,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熠熠生辉的科学成就,在我国古代四大著名农书中,有三部出自于山东人之手,分别是《王祯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

材料一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   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   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   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摘编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中医里的山东】

齐人扁鹊创望闻问切四诊法,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材料二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与疾病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殷墟卜辞》中有针刺治病的卜辞2条,艾灸治病的卜辞5条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有的外治理论,既是对前人零散外治经验的总结,更是成为后世如外科、骨伤等诸多专科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来源。唐代外治法的运用更加广泛,中医外治也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外治方达1200余首,外治法50多种,尤其在妇科、儿科疾病中使用了大量药物外治法。宋代随着印刷、造纸业的进步,医家著述开始大量增多;另外,由于医政改革,官方统一编写综合性著作,并对大量医籍系统地校订和整理,推动中医外治法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创新。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不仅在中药外治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同时伴随着体表手术的发展,还出现了适用于手术的外治器具。

——王鹏《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

【天文里的山东】

从甘德对早期的天文学奠基到刘洪对古代历法体系的构建,山东古代天文学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材料三   中国古代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汉武帝时期众多天文学家编订的《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以适应农时。元代郭守敬根据多年的天文观测与演算制定的《授时历》,定一回归年为 365.2425 日,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并且被朝鲜、越南、缅甸等国使用。中国古代历法,担负着“记日望月、敬授民时”的重任,使中国人较早地掌握了昼夜、月相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确立了科学的时间计量方法,孕育了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共生、待万物诚信守时的伟大品质。

——摘编自张培瑜《中国历法史话》

【教育文化里的山东】

     

【未来科技里的山东】

材料四   紧紧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开启科技强省建设新征程”的总目标,做到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扛牢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强化系统观念,聚力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上、在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上、在增强科技创新平台效能上、在构建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上、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在营造科技创新生态上塑优势见实效,全面提升政治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为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2024年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本农书的特点。结合劳动实践,说说你的感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法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4)图一人物为什么被称为“万世师表”(可以答他的他的思想主张与主要贡献)?与他齐名的西方同一时期的学者是谁?
(5)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未来山东科技发展的认识。
2024-05-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7. 我国人口的大流动、大融居,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新契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49年解放……大规模的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很多农民就进了城做了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解放初到1958年,人口流动规模是比较大的。

——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材料三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邮《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四   我们经过持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九百六十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打开“大帝国”国门的战争是什么?这场战争后“大帝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国家实行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列举一项当时的发展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4)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上述内容可知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什么作为初心和使命
(5)结合人口迁徙与流动的相关史实,说明“人口迁徙影响了社会发展”。(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2024-05-26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28.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区域发展篇】

【合作胜利篇】

材料二   罗斯福曾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文明互鉴篇】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合作共赢篇】

材料四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五   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

——摘自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1)历史发展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请从13-17世纪欧洲社会转型坐标图中选取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现象或事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并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说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哪些发展趋势?“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美国实施的经济政策,说明“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是如何交相作用。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024-05-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5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1,2,3,4,5,6,7,8,16,17,26
2
中国近代史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司马迁与《史记》  甲骨文单题
20.65齐桓公称霸  七雄征战单题
30.65大运河的开通单题
40.85张骞通西域单题
50.85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单题
60.85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单题
70.85行省制度单题
80.65西藏与新疆的治理单题
90.85林则徐虎门销烟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  戊戌变法的经过单题
100.6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单题
11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120.4五四运动单题
130.85中共七大单题
14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单题
150.4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题
160.4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瓜分狂潮  “一国两制”的构想  海峡两岸的交往单题
170.65古埃及  古巴比伦  甲骨文单题
180.6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单题
190.65拿破仑和他的帝国单题
200.65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单题
210.65诺曼底登陆单题
220.65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单题
230.85武昌起义单题
240.6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单题
250.65“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单题
二、综合题
260.65张仲景及医学成就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沈括和郭守敬  古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
270.65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两个一百年
280.65斯大林格勒、中途岛、阿拉曼战役  诺曼底登陆  冷战结束后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