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17-11-29 3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该遗址位于右图中哪个数字所示的位置
A.B.
C.D.
2017-11-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北京人打制的石器主要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这说明北京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①采集          ②狩猎               ③农耕               ④畜牧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指出:“我国北方黄土地带,原始农业首先从栽培粟开始。”下列哪一遗址的考古发现能够证明这一论点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对图人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他是古代黄河流域夏后氏部落的杰出代表人物
B.因他治水有功,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
D.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建立者
2017-1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2021-08-19更新 | 213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正德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磨制石锄B.鱼纹彩陶盆C.司母戊鼎D.铁犁铧
2017-11-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右图的“明”字采取的造字法是
A.象形B.会意
C.形声D.假借
2017-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铁器牛耕普遍,竞相改革B.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2017-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有一个国家,既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称过霸,还是战国七雄之一,该国是
A.齐国B.秦国C.晋国D.鲁国
2017-1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0. 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是(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①③B. 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4更新 | 602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1. 2014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
C.墨子D.韩非
2019-01-30更新 | 57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贵州黔东南州卷)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56年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下图判断,公元前256年属于
A.公元前2世纪中期B.公元前3世纪晚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D.公元前3世纪中期
2017-11-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秦朝一位商人,要到外地去进一批货,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
A.B.
C.D.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焚书坑儒摧残了优秀文化B.中央集权制度不符合潮流
C.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D.楚汉战争削弱了秦朝力量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黄帝以上,穴居而野处”,“及至黄帝,为筑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帝王世纪》
材料二   “赫赫始祖……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祭黄帝文》
材料三   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
请回答:

⑴ 据材料一指出相传黄帝的主要发明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个可与该传说相互印证的史实。⑵ 材料二中的“始祖”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作者对“始祖”怎样的情感?每年的清明时节,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会赴陕西黄陵县拜祭“始祖”,这又说明了什么?
⑶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所述的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
2017-11-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孟子认为“大丈夫”是人生的最高目标,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孟子所谓的“大丈夫”具备四种重要的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全力发展此“四端”,便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人法也,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不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孟子的政治主张。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该观点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基础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是什么?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该局面出现的重要意义。

(5)你认为当今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积极意义?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文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物1:甲骨文   文物2:商鞅铜方量   文物3:秦铜权     文物4:秦始皇诏版
⑴ 文物1是哪个朝代高度发达文明的代表?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⑵ 据文物2和文物3,指出商鞅变法与秦始皇巩固统一均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铜权上文字的字体。
⑶ 文物4中的“廿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该文物主要反映了哪些史实?
2017-11-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4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单题
20.65北京人单题
30.65半坡人单题
40.65大禹治水、禅让制单题
50.85西周的社会等级及平民单题
60.65青铜器 单题
70.65我国文字的演变单题
80.65分封制  春秋争霸单题
90.85春秋争霸  七雄初立单题
100.65商鞅变法单题
11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120.65都江堰单题
130.85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单题
140.65秦末农民大起义单题
二、综合题
150.65炎帝与黄帝
160.85百家争鸣  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170.65商鞅变法  我国文字的演变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