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中 2019-03-11 2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 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法获诺贝尔医学奖。这一疗法再次让世界人民见证了中医学的神奇。下列人物为中医治疗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李春
B.张仲景
C.顾恺之
D.祖冲之
2019-03-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时发表了主题讲话,讲话中提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出国家领导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这句话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019-03-0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3.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北京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与这些现象有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03-0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4.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和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的……”其中“悲剧”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共和国
C.革命完全失败了
D.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5. 1919年7月3日,《申报》报道:“中美通讯社接巴黎无线电云,欧洲和约各国于昨日签字,唯中国拒绝签字。”这一报道说明
A.北京政府具有爱国精神
B.北洋军阀对外妥协卖国
C.中国当时拒绝参加会议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019-03-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6. 1961年,董必武曾写过一首缅怀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所提到的“会”
A.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标志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19-03-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7.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这表明
A.中国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B.中国战场抗击了大量的德日侵略者
C.日军在中国南京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8. 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留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这首歌曲反映的情况最迟结束于
A.1948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6年
2019-03-08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9. 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B.三大改造——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D.制订“一五”计划——建立南京长江大桥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10. 1956—196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内容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②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大炼钢铁的土高炉群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历史现实性,它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下列与和平崛起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①抗美援朝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在对世界宗教进行探究时收集了以下图片,请你按宗教类别判断,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B.
C.
D.
2019-03-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供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了一样似的立即消失。材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拓展了法国的外部空间B.把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C.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D.确立了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5.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2010年10月3日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届时,德国政府将向法国政府交付6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23亿元)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追溯历史,这与哪一条约有关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条约》
D.《欧洲联盟条约》
2019-03-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下列组织的成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
④联合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3-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下图所示国旗,1990年3月21日在温得和克体育场冉冉升起,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这是哪国的国旗
A.印度
B.埃及
C.纳米比亚
D.古巴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8. 2016年3月13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一公交车站发生汽车爆炸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37人丧生,约125人受伤。3月15日科特迪瓦海岸度假城市大巴萨姆遭恐怖组织攻击,造成16人死亡。这些事件说明
A.恐怖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经不存在
D.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2019-03-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19. 在人类艺术发展的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下列艺术作品,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019-03-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20. 下列选项,前后关联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B.法国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C.斯大林格勒会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019-03-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二、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观察下列图片: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一中青铜器上面的文字属于什么类型文字?
(2)图片二中的建筑物所在地产生了什么古老的文字?
(3)图片三与哪一部法典有关?
(4)这些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因素有什么相同之处?(请写出一条)
2019-03-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2. 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说:“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即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这是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

材料二   严复最重要的贡献是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进化与伦理》,取名《天演论》,这部译著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乃至新文化运动的骨干,都曾受过《天演论》的影响。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的观点推动了哪一事件的发生?
(2)材料二中的译著《天演论》把西方的什么学说介绍到中国?材料中的“变法”指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与我国哪一运动有关?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的影响?
2019-03-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逃离饥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消灭了哪个剥削阶级?“今岁”分田最早开始于哪个地方?

(2)从“当年”到“今年”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出现的两个失误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此翁”指的是谁?“一粒种子”应该指什么水稻品种?他的科研成果“改变了世界”说明了什么真理?

(4)世界近代史上,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也进行了土地政策的调整,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随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而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苏联篇】

材料一   “在这一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


(1)材料一所述的苏联的经济体制被称为什么?这一经济体制最终在1991年导致什么恶果?
【美国篇】

材料二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建立的经济模式中“看得见的手”是指什么?其实施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中国篇】

材料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中“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是指什么?
【反思篇】
(4)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选择有利于本国社会发展的经济模式时要注意什么?
25. 请依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19-03-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南县和孝初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综合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古代史
2
中国近代史
3,4,5,6,7,22,25
3
中国现代史
4
世界古代史
5
世界近代史
6
世界现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华佗及医学成就单题
20.65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单题
30.65辛丑条约单题
40.65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单题
50.65五四运动单题
60.6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单题
70.65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单题
80.65土地改革单题
90.65文革的结束、影响及启示单题
100.85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单题
110.6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单题
120.65佛教单题
130.65亚历山大帝国单题
140.65拿破仑和他的帝国单题
150.65《凡尔赛条约》单题
160.65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单题
170.65纳米比亚独立单题
180.65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及“恐怖主义”单题
190.65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梵高  现代美术的发展单题
200.65赫鲁晓夫改革单题
二、综合题
210.4我国文字的演变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220.4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戊戌变法的经过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魏源与《海国图志》
230.4土地改革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籼型杂交水稻
240.65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  斯大林模式及启示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250.4鸦片战争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