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5 题号:10359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孙中山
材料二: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地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在国民一大上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孙中山采取了什么对策?
(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的“计划彻底的革命”与以往的革命有什么不同?
(3)孙中山革命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先后涌现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各自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推动近代中国的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引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李鸿章晚年时感慨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五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是什么原因让林则徐得出这样的判断?你是怎么评价林则徐的?
(2)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这番话反映的观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他的说法?
(3)根据材料三,找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的“全新的社会类型”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原因。
(5)根据材料五中的“革命”和“全人格的觉醒”,请分别写出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结合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遭遇的种种挫折,指出材料中梁启超倡导“全人格的觉醒”的原因。
2023-10-03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当今光(风)气日升,四方毕集,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朝廷勤求 政理之日,每欲以管见所知,指陈时事,上诸当道,以备刍荛之采。嗣以人微言轻, 未敢遽达……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国之四经,治国之大本也……惟深望于中堂有以玉成其至已。

——摘编自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夫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 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清醒 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 潮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他 们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试列举一个在此运动中湖南人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2)材料二表明此时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后来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 怎样的改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 一个怎样的“根本的转变”。这种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产生了 怎样的负面影响?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2019-06-09更新 | 14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材料为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年龄 生平
1887年 1岁 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靖江县生祠堂镇
1898年 12岁 贩卖酒酿、瓜果,代杂货店制纸锭,以补家用
1911年 25岁 奔牛镇上同业因惧兵灾,相继关闭逃逸,先生独自营业,获利丰厚
1919年 33岁 好友蒋盘发招股集资62万元,筹办大纶纱厂
1921年 35岁 大纶纱厂8月竣工,11月出纱
1931年 45岁 11月,在《武进商报》发表《土纱救国计划书》,向政府作抗战条陈
1951年 65岁 6月,响应国家号召,大成公司捐献50亿元(旧人民币),先生个人捐献2.65亿元,折算可购战斗机3架半
1953年 67岁 在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
1954年 68岁 9月,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作发言
1966年 80岁 8月,宁、常、沪住宅先后被“红卫兵”查抄;9月,被迫作书面检查
1978年 92岁 时卧病榻,心怀祖国,叮嘱亲人:要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3月8日谢世

——摘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一生见证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3件即可)。
(2)刘国钧先生65岁时踊跃捐款是为了支援祖国的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新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这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怎样的贡献?
(4)请结合材料,说说刘国钧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8-06-11更新 | 1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