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10936339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四   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1)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记述的“信用券”“纸币”最早被称作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从西汉到北宋南北方人口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该现象在什么时候完成?
(4)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分别是哪里。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至少两方面)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盛唐气象”学习主题时收集到的材料

序号史料
唐三彩引起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效仿,出现了奈良三彩、新罗三彩,波斯三彩等。
敦煌壁画中……人间的荣华富贵被搬到了天上,天国的富丽堂皇又搬回了人间。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盐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稻水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表,在A、B处填写史料序号,C处填写研究角度。
研究角度唐朝政治安定唐朝对外开放唐朝文化辉煌C
史料序号AB

材料二   “瓦子”,又称“瓦市”、“瓦舍”、“瓦肆”,或直接简称为“瓦”。《汉语大词典》“瓦市”条载为“宋、元、明都市中娱乐和买卖杂货的集中场所”。宋代瓦子店家繁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光汴京一城的瓦子勾栏就有十几家: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保康门瓦子、州北瓦子等。大的瓦子可容纳大小勾栏五十多棚,观众上千人。瓦子里百戏伎艺竞演,如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小曲、傀儡戏影戏、讲史、小说、杂剧、说三分、五代史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瓦子的性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023-02-19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革新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三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修建是哪位皇帝主持修建的?概括修建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观察材料二,指出图1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请分别写出图2和图3两种工具的名称。
(3)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社会经济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2-01-08更新 | 22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从创新到守旧】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生产工具的创新发明(见下图)。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两幅图片显示的生产工具名称。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制度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内部,并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制度创新)必须有效回应时代变迁并顺应制度发展的内在惯性,才能够持续。

(2)隋唐时期为了回应人才的需求,元朝初期为了回应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求,分别进行了哪些制度创新?

材料三       当中国顽固保持着几千年来的制度的同时,西方已经出现了更加先进民主的制度。……当国外每个人都在踊跃发言,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中国还在一人决定万人遵从的境况之中。这种制度的弊端也体现在它对思想的压制上,专制使得思想变得固化,没有新思想的出现就不会有进步和突破。

(3)材料中的“一人决定万人遵从”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造成的?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立将这一“境况”推到了顶峰?

(4)根据所学指出,明清两朝“对思想压制”的措施。材料三认为,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2019-08-14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