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108644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某校九年级的同学们以“历史大变局”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完成有关“历史大变局”表格的填空。
时间标志性事件
历史大变局一公元前221年A (政权名)灭六国,统一全国
历史大变局二公元 B 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步入近代
历史大变局三公元1978年中共 C 召开,改革开放开始

(2)世界“历史大变局”往往包括因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而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根据下面年代尺中的信息指出②、③处的“国际格局”名称。

(3)研究“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时,某同学查找出如下材料: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自《强国之鉴》


指出材料中“宫廷政变”在历史上的称谓及所说“政治体制”的形式。
(4)有学者认为当今全球力量的天平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抓住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与丝麻。”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为此,两位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其作用如何?
2019-03-02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



(1)材料一李白诗中赞颂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中A、B的名称。A、B的长官由谁直接任免?
(3)材料三中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秦朝对图3中的“车”和“轨”作了怎样的统一规定?
(4)秦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上实行了“大一统”。据此说一说秦实行了“大一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9-11-11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举出改革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内容各一条?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和课本内容,谈谈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021-07-05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