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1171467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国商鞅变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隶;废除贵族的世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材料二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三项变法内容。
(2)商鞅变法作为两千多年前效果最显著的一场改革,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是谁?
(4)商鞅变法与秦的统一有怎样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古代的改革,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新的阶级由此产生,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它们”指的是什么?又促使了什么新兴阶级的产生?
(2)在一系列变革浪潮中,商鞅变法成效最大,是一场成功的封建性质的改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什么?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什么?
(3)前秦土崩瓦解后,崛起于北方的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魏主独具慧眼,进行改革。此处提到的魏主指的是谁?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中“正音”指的是什么其改革在民族关系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上述两次变法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谈一谈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9-08-07更新 | 15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秦统一前后的历史”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战国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国在整个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时刻有亡秦的危险。秦孝公求贤若渴,强烈支持商鞅变法。商鞅不负秦孝公的厚望,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图A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嬴政掌权后,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策略,秦王采纳李斯的建议,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材料三   秦始皇的“书同文”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进一步整体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贡献。

——郭沫若转


材料四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认为,与其送死,不如反抗,于是,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举起反抗的大旗。

——摘编自部编版历史教材


(1)根据图A,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秦国社会转型”的经济和军事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王嬴政最终能实现统一所具备的条件。简述秦王嬴政最终实现统一的意义。
(3)指出材料三反映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简析这些措施的推行起到的作用。
(4)材料四中“举起反抗大旗”指的是什么事件?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024-01-15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材料四 : 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有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公布法律,实行连坐法。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时间在哪一年? “秦王扫六合”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 依据材料二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⑶ 依据材料三所示信息,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
(4)依据材料四,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除改革土地制度,奖励军功,严明法令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不得照搬材料原文)
2017-11-23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