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古代史 >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 >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 古代日本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92 题号:1189481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了 ,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 ——《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世纪,奥斯曼、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们有机会进行比在奥斯曼、俄罗斯、中国社会中更彻底的改革。
——《新全球史》
材料三:灾区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和岩手县知事达增拓也发表书面致辞感谢中国人民的支援并表达重建的决心。特别是来自中国政府方面,温家宝总理去年5月亲临我县,并对生活在临时安置点的灾民直接给予亲切的问候和鼓励。这给灾民及广大县民带来了重建的希望和勇气,对此我谨表谢意。
——人民网日本频道2012年3月12日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所说“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人?“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谁?①所示横线应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这场改革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⑵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所进行的“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指的是哪两次改革?请写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求相同与不同各写出一点,不
⑶日本在进行了“更彻底的改革”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单独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写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⑷材料三反映出现今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你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双方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知识点】 古代日本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谈谈其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推动了一场变革,……以文化领域为例,……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民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做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上述史料说明日本民族的对外学习具有什么特点?这场“社会变革”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

材料三: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世界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奔波往返”者是什么人?并列举出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例子。

材料四: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4)材料四所述的“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四概括该历史事件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
2023-10-07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置二官,八省,一台。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 “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两者虽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性质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材料二:通过彼得一世改革,俄国近代场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到1725年,俄国已建立起240多个近代工场,工场内部已有了较细的分工,而且有不少工场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如莫斯科的官营造帆工场拥有工人1162名,谢郭林制呢工场的工人为730名,官营米克连耶夫制呢工场的工人为742名。冶金工业发展迅速,1718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已达到160万普特,跃居世界前列。

材料三: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到18世纪20年代,在40多个城市里开办了算术学校。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将全日本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一中学区下设210个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1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

材料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许多不服从地方管制的事情。本人深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我想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全国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农奴制度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更加危险了。”原沙皇政府财政大臣康克林看到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时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就如同处于某种野蛮状态,如果同高度文明的民族发生冲突,就会成为大的 ‘祸害’。”克里木战争失败后,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直截了当地声称:“我们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我们比一等强国虚弱和贫穷,另外,我们不但在物质方面,而且在智力资源方面(尤其在管理方面)比它们贫乏。”

材料五: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墨西哥总统。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1917年资产阶级性质宪法的实施,他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


(1)材料一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政治变革运动的内容?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在哪方面的改革?
(4)材料四阐述的是什么制度的危害?
(5)写出材料五中改革的性质?
2021-06-13更新 | 13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成功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材料一: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33页

材料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88页     

材料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53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改革者是谁?材料中的哪一内容调动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原文回答)这场改革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写出与材料二有关的历史事件以及该事件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化改新后日本发展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2-10-15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