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 题号:12088681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2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提出了怎样的济世良方?

材料二   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2)请列举一项东汉时期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材料三



(3)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请据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并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一中“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孔子身处乱世所提政治主张和政治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4)材料三的这种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各举一件史实,对该观点加以证明。
2019-12-18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校初一学生开展“先秦诸子百家”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1)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
(2)对号入座,将图片人物写在相应位置上。
①“兼爱”、“非攻”__________②以法治国__________③民贵君轻__________④顺应自然与民心__________          
【理解学习】

——摘自蔡志云《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3)该漫画反映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4)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学以致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019-12-17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以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出现,但其实质表达了新生的资产阶级的呼号,即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常称之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缥缈的神话,打破了天主教会的思想统治。

——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材料三   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指的是什么事件?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思潮。该思潮反映了哪一个阶级的要求?
(3)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三文献的标志性意义。据材料三概括“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为了实现该目的,共产党人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2022-03-2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