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12101948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材料一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一条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5)请你用材料一中的一句话来说明商鞅变法的影响。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学习小组进行“触摸中国王朝、展现东方文明”的主题研讨活动。邀请你参加。
【朝代脉动】

材料一:

       

图一 商王汤

        

图二 周武王


(1)图一人物于约公元前1600年灭掉了哪个王朝?图二人物建立了哪一制度巩固统治?
【社会转型】

材料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一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并写出商鞅变法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
【权力变化】

材料三:公元前350年,商鞅以孝公迁都至咸阳为契机,将原本分散的小乡、邑等自然聚落编制在一起,由国君派出官吏进行管理,职位不世袭。这种县制的推行把分散的权力汇聚到国君手中。

——选自《中国通史》


(3)根据材料三回答,秦国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家统一】

材料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

——选自《历史七年级》


(4)根据材料四概括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全国之间的关系。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以下两个观点中选择一个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
观点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2024-03-13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图,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的房屋名称。
图1是:
图2是:

材料二: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2)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
(3)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变法?
(4)变法中有关奖励的内容是什么?
(5)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1-11-03更新 | 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齐桓公采取了哪些措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中商鞅列举汤武、夏殷的例子有何用意?
(3)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人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材料三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习总书记引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019-12-12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