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12132003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过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请说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
(4)商鞅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   “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材料五   夫严刑者,民之所是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5)材料四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6)材料五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学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什么?

材料六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8)材料六中称赞的为修建都江堰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太守”是谁?
(9)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说都江堰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
(10)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既关注又担忧社会的发展方向,于是他们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法,并提出一系列的政治主张。

(1)请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兼爱》

(2)从材料来看,墨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说说墨子给出什么相应的政治主张?
(3)请将下列政治主张与思想学派进行连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道家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儒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法家
(4)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A.本质上源自对社会现实的思考B.意在批判当时诸侯的不义之举
C.主要表达对现世的失望与不满D.反映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倒退
2024-04-03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田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种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下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_________时期发生的_________(人名)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2021-02-22更新 | 4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摘自《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课本知识,指出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
(2)根据课本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这句话反映了战国哪家学派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变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法作用。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当时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2019-11-25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