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铁犁牛耕的使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2221473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命省费,轻偏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心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铁制工具和牛耕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民“衣食有余”?
(3)依据材料三,请你举出一个能印证两宋时我国南方成为“粮仓”的谚语。
(4)据材料四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前后主要生产动力来源的变化?“瓦特机”的发明,让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七年级学生举办了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这次活动进行问题探究。

材料一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   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木桩插入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这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材料四


材料五   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里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2)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3)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结合材料一,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5)材料四中的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它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6)材料五中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什么?它有何功能?
2019-11-14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请你为其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二   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到“文景之世”的人口变化背后的原因。

材料三   《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农业科学知识的巨著。它包括从选种、栽培、土壤肥料到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贾思勰总结写《齐民要术》的体会时曾说:“今采捃(收集)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皆余目所亲见事,非信传疑”,他的实践观点非常鲜明。

——摘编自李寿仁《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3)根据材料三,概括贾思勰能够著成《齐民要术》的原因。
(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13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式农具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

——齐世荣《中国古代史》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发展方面有何变革?依据材料一,概括新式农具的出现有何影响?

材料二                                                   



(2)图三和图四分别反映了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严重的饥荒)。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什么状况?之后两代帝王实行什么措施达到了“文景之治”?

材料四:自汉初以来,由于钱币允许私铸,造成币制混乱,货币一再贬值,物价不断上涨,稳定币制成为当务之急。武帝元鼎四年,汉王朝下令将铸币权收归汉廷中央,指定由“上林三官”铸钱,过去郡国所铸各种钱币一律废除。

——摘编自《秦汉史话》


(4)材料四中汉武帝统一铸造什么钱币?除了上述措施,汉武帝在经济方面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5)综上所述,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023-11-17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