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犁牛耕的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0 道试题
1 .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是人类文明绵延的新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重要的社会转型】

材料一:战国时期,①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在材料一中①处填写适当内容。材料一体现的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方式是什么?
(2)请将材料二思维导图中内容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促使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请你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一位,说明他为社会发展转型做出的重大贡献。(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黑山县初中结业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整理以下知识结构表,从史实可推出的结论是(     
史实结论
周王室衰微,列国纷争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诸侯国竞相实行变法改革
学术思想活跃,百家争鸣
A.三国鼎立B.朝代更替C.民族交融D.社会变革
今日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某一时期的示意图。据此判断图中▲处是(     

A.秦汉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A.生产工具的进步B.耕作技术的发展C.中华文明的演进D.古代纹饰的演进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诗经》里描写周的祖先公刘到幽地建国时,曾经“取厉取锻,止基乃理”。但学者考证此处“锻”本应是“碫”,《说文解字》里解释:“碫,石也。”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解释(     
A.甲骨文已经发展成熟B.文献史料的可信度较低
C.统一文字是大势所趋D.春秋时期出现铁制工具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摘编自李德龙《中国古代史稿》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编自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情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晋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武威十四中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7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某校历史小组尝试以“生产工具与社会演进”为主题进行布展。

A. B.

C.D.

E.F.

1.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展区,请帮助他们将上述查找到的材料置于相应展区。(填涂字母)
①农耕时代的工具展区②工业时代的工具展区③信息时代的工具展区
展品:(     )、F展品:(     )(     )展品:C、(     )
2.仿照示例,在第②或第③展区中任选一件展品,为其写一份简介。
示例:展品F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有利于深耕细作,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依据材料,概括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演进的主要作用,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束语。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内容(部分)

类别

内容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坦山岩劝农记》石碑(部分)注:该石碑刻于南宋初年,记录了时任郴州知军率部巡查,宣扬皇帝的劝农诏令。碑文中有“务农重谷,天下之本”字样(如方框所示)。

——湖南省博物院《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1)材料一中的哪一措施突出反映了商鞅变法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广泛使用了哪种农业耕作方式,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2)材料二作为珍贵的实物史料可以印证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奉行什么经济思想?南宋时,中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综上,影响古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适应性试卷历史(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由于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导致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在官府逐渐下沉到学在民间,如孔子创办私学。这表明了(     
A.思想文化的发展导致社会变化B.经济政治的变化影响思想文化
C.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一模历史试题
10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对耕作方法的改进起很大的作用。有了铁犁铧(翻土农具),必然要用畜力来牵引。商鞅变法后,秦国也普遍使用牛耕。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人类生产经营方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造成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使生产国际化进程加速,国际贸易的规则及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   的进步为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条件,全 球性的国际金融市场网络已经形成。

——摘编自黄光耀《三次科技革命与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是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新华社北京2024年4月8日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将以上三幅图片场景按出现时间先后正确排序,并选择其中一幅图片,结合史实说明图片场景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