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犁牛耕的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1 道试题
1 .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源远流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中地图,分别指出我国最早栽培它们的原始人类。
(2)材料一中黄河长江两处文化遗址的原始居民都过着定居生活,促使他们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我国农业上已在使用什么?它们的使用起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能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不要摘抄材料原文)。
(5)综合以上问题,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3-11-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内地西藏初中班(校)九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图二:迄今世界上出图三:都江堰示意图

土最重的青铜器

材料二:


材料三:在历史积累还不够丰富的夏朝、商朝,显然还不具备文化喷发的足够条件。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

——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与终结》


(1)材料一中图一证明该远古人类在工具制作方面已经掌握了什么技术?请写出图二青铜器的名称。图三的修建使得哪一地区被誉为“天府之国”?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它们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思想大爆炸”是指哪一历史局面?请写出这一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政治主张。
2023-11-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东周时期,周王室软弱无力,诸侯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混乱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卓有成效B.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
2023-11-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



图一:碳化的稻种                       图二:猪纹陶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河姆渡人已经具备的生活技能有哪些。

材料二:安阳殷墟出土的两件文物



图三                              图四
(2)图三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
(3)图四系列遗产在2017年10月30日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你认为它入选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三:



图五: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4)结合所学,从图五两幅图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变化。

材料四: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5)请根据示例用二重证据法验证下列材料中ABCD任何一组历史的真实性。

A . 曲阜出土战国铜釜     B. 战国铜壶(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

C.秦朝铜量和铜权       D.国家博物馆藏秦朝刑具

①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黄帝始造釜甑(fǔ zèng,煮食物的工具)——宋代《太平御览》

③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胡曾(唐)《流沙》

④「将司人而亡,能自捕及亲所智(知)为捕,除毋(无)罪;已刑者处隐官。」可(何)罪得「处隐宫」?赦为庶人,将戒(械)囚刑罪以上,亡,以故罪论,斩左止为城旦,后自捕所亡,是谓「处隐官」。它罪比者皆如此。

——云梦睡虎地秦朝竹筒(部分)

译文:“监领人犯而将人犯失去,能自己捕获以及亲友代为捕获,可以免罪;已受肉刑的处隐官。”什么罪可“处隐官”?群盗已被赦免为庶人,带领判处肉刑以上罪的戴着刑棫的囚徒,将囚徒失去,以罪犯的罪论处,断去左足为城旦,后来自己把失去的囚徒捕获,这样应处隐官。

示例:结合实物史料A和文献史料②,可以印证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釜烹饪食物。

2023-11-2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依据,社会制度的变革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材料所示工具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什么问题?
2023-11-2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东春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创新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

材料三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的不同之处。
(3)请分别写出图二图三这两种房屋样式的名称。图二的原始居民种植哪种农作物。图四、图五的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4)历史上各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认真研究所给材料与图片,举例说明材料与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3-11-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四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件文物的名称。并指出图二文物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图三     铁制农具和牛尊
(2)观察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制农具和牛尊”开始出现的时期。谈谈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3)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谈谈你有何感想。
2023-11-2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农业起源于约1.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上图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杰作。请说出图一居民和图二居民分别种植哪种农作物?形成两种不同建筑样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唐·岑参《石犀》

材料三: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此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


(2)材料二中“李太守”指的是谁?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他为什么能获得这样高的赞誉?

材料四:



       图三 铁制农具                      图四   穿有鼻环的牛尊
(3)根据图三和图四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这促进了社会上哪一新兴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五:“汉兴……民失作业(失去土地),而大饥懂(忍饥挨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人吃人),死者过半。”经过数十年发展,出现了“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的治世局面。

——《汉书·食货志》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汉初的经济状况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经过汉初的发展,材料中的“治世局面”具体指什么?
9 .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貌”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实证】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解释】

材料三:孔孟的以德治国方案的本质是道德救世。其途径是通过统治者及其附属的知识阶层榜样的力量,调动人们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会都成为道德人,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和对外和谐。……法家的“以法治国”方案的本质是制度救国。其途径是制定法律,建立执行法行政系统,激励民众正当的争取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众有碍社会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在权力制约下有序发展。

——摘编自刘晓燕:《诸子百家的社会和谐主张》


(1)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到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这一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材质的变化。
(3)据材料三,说明儒家与法家在治国方案不同的本质。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2023-11-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某校组织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该馆按不同材质的工具划分展馆。如果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参观,那么同学们依次进入的展馆是(     
①青铜展馆     ②铁器展馆     ③打制石器馆     ④骨耜馆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2023-11-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