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犁牛耕的使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7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由于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导致百家争鸣,私学兴起,学在官府逐渐下沉到学在民间,如孔子创办私学。这表明了(     
A.思想文化的发展导致社会变化B.经济政治的变化影响思想文化
C.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繁荣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论语·颜渊》载“司马牛问仁”,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说司马牛又叫“司马犁”。《国语·晋语九》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这表明牛耕(     
A.出现于春秋时期B.出现于战国时期C.在当时不受重视D.得到广泛的使用
2024-06-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这种时代划分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社会制度C.思想文化D.生产技术
2024-06-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面图示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某时期劳动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冶炼工艺的改进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农业技术的发展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024-06-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六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使用九鼎,诸侯为七鼎,卿大夫为五鼎,士为三鼎。到了春秋战国时,出现了诸侯使用九鼎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源是(       
A.分封制度的崩溃B.青铜器制造技术的进步
C.诸侯实力的增强D.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2024-06-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1)-初中历史

6 .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九年级某班同学深入钻研,精心梳理,成功提炼出了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纲要(见下表),这既是对悠久文化的一次致敬,也是对未来传承的有力推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及主要知识(部分)

载体主要知识列举
文化遗迹北京人……河姆渡……等遗址
神话传说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国学经典老子、孔子的主要学说:墨子、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战国时期思想家及其思想学说
爱国人物……
…………
(1)请分别列举我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各一例。(不得和表格中已有的重复)
(2)请问哪两部国学经典分别记载了老子和孔子的学说?表格中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学说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3)请举出中国古代一位“爱国人物”的代表及其相关历史事件,以展现其爱国精神。
(4)除了上表列举的载体形式,你还能从古代史的学习中总结出哪种载体形式,并列举相关知识点进行说明?
(5)在梳理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请谈谈你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看法。
2024-06-10更新 | 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综合Ⅱ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初中历史
7 . 经济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也影响着历史发展走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时,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120钱减为40钱。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材料四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摘编自《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五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丰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春秋时期被誉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2)材料二中的文帝、景帝“与民休息”,是指汉初统治者所实行的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晋末年以来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5)材料五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什么地区?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6-1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列图片所示的都是出土于河南的著名文物,通过这些文物可以见证河南历史的(       

A.多元性B.连续性C.包容性D.先进性
2024-06-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的农业发展状况,这一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统治者大力扩张领土D.社会环境安定
2024-06-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小华同学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内容时,制作了下面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春秋战国时期(       

A.早期国家的建立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06-09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