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 题号:1231432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无畏向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前,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把党从生死存亡的边缘中挽救出来。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逐步形成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一系列宝贵思想财富。这些精神力量,既为中国发展夯实信仰之基,展拓发展脉络;也为世界各国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请你举出“先进分子”宣传这种理论的一个实例。
(2)材料二中“适合自己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道路的创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长征精神”的内涵。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多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多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星期天,天气晴朗。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从下午1时许,陆续有学生以学校为单位来到天安门前集会。昔日以皇权政治为中心的中央政府机关,成了新知识分子们表达政治意愿的场所。

材料二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正式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这些代表大多数与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关系密切,有的是创建人,有的是参与者。

材料三   1935年,日本政府加紧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华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12月9日上午10时许,北平的街头依旧冰冷。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领导下,在学生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学生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不仅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推动了抗日,并且给中国共产党准备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材料四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中青年指挥员占66%,战斗连队中青年达到80%以上,基层官兵大部分是青年团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材料五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梦很快就成为广大青年关注的“第一热词”。“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成为鼓舞当代青年奋力前行的最强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献忠《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反映青年学生“政治意愿”的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召开的重大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分别概述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意义。
(4)据材料四,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影响。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青年运动100多年来不变的主题是什么。
2023-11-07更新 | 54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班在十九大之后开展“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主题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某组同学活动中阅读书目——《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目录节选,请按照时间的正确顺序排列。(填写字母即可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中国国门的钥匙,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自己手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耀武扬威的洋人得以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从国内社会生活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反封建社会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中国结束了这种状况,人民当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成为统一的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可以一直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的图片是某同学选用的一幅汇报图片,该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尼克松访华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③袁隆平


④北京的城铁站


⑤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


⑥琳琅满目的蔬菜


⑦出席第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


⑧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3)某组同学在制作汇报成果时按下列四个主题分类,选用了材料三中的图片。请任选其中一个主题,运用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说明图片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主题序号说明
外交成就
国家统一
科学技术
人民生活

2018-05-07更新 | 20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由“沉沦”到“奋起”的转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是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个深渊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中国共产党在这时候成立并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主张。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       

——摘自张海鹏《张海鹏论近代中国历史》


(1)《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开始。你如何理解这一历史结论?
(2)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由“沉沦”转向“奋起”的决定。请利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自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3)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引领近代中国“奋起”的基本要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阶段(1921—1937年)中国共产党创新史事两例,并说明其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在湖南和江西农村开展武装斗争,莫斯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没有真正赞成。1931年11月的政治局会议指责毛泽东是狭隘的经验主义。1934年7月毛泽东被软禁在于都,直到是年10月长征开始时才被称放。……多年后,毛泽东回忆早年遭受的挫折,乐观地认为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4)创新意识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优秀素养。根据材料三并结合革命先辈事例,简述具备创新意识需要哪些优秀素质支撑。
2022-12-13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