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远古的传说 > 大禹治水、禅让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3 题号:1239836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从此创出自家休。

——《王羲之的魏音风度与书法境界》

材料二: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材料一中的王羲之是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书法家?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代表作品是什么?
(2)材料二中记述了大禹采用哪种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3)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的是什么制度下的结果?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是哪个朝代?

材料二:西周等级示意图



(2)材料二说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此制度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2023-01-1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总会寻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我们可以通过遗址、遗存和博物馆去反映体会历史的气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道之行色,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

材料三   尧知了行不一个用,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外,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两回有不得其利、先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传授的哪一制度?你认为这种制度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
2024-01-26更新 | 1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023-01-07更新 | 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