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2573112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 该诗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该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有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三 臣(丞相绾)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直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么制度?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秦始皇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加强秦朝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管理,能够很好地调动一切资源,能有效地组织军事力量镇守边关,进而巩固统治。

材料三:经“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国力上升,颁布法令,削弱地方封国割据势力,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汉帝国走向强盛。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2019年)

材料四:

秦朝汉朝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
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改革币制,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统一调
配物资,平抑物价。
①方面公元前215年,蒙恬率
兵大败敌军。
公元前127至公元前119年,汉军三次发动对敌
军的战争,获得大胜。
(1)根据材料一分析,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指的是哪一制度?
(2)根据材料二,写出“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有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属于史料类别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
(4)根据材料三回答,汉武帝为打击王国势力采取什么措施?这属于哪方面的措施?
(5)根据材料四回答,秦朝和汉朝对待儒学的态度分别是什么?横线①处应该填什么?秦汉共同面对的敌军是哪一少数民族?
2023-11-09更新 | 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驱动万束战车,点燃遍地烽烟……公元前230年起,先后攻灭六国,使诸侯割据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他创立了一些套中央政权机构,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模式。

材料二: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一些王公和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建立的“地方行政模式”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制定的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哪一建议消除了这一影响?针对地方上“铸造钱币”的问题,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了哪一钱币?
(4)谈谈以上秦汉的统治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4-01-04更新 | 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三:廷尉李斯发表意见说:“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和同姓亲属很多,可是他们的后代逐渐疏远了,互相攻击,就像仇人一样,诸侯之间彼此征战,周天子也无法阻止。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成了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了。要让天下人没有邪异之心,这才是使天下安宁的好办法啊。设置诸侯没有好处。”

材料四:一天张三拿了原齐国的刀币钱来到市场想买牛,结果发现市场上的人争论不休,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他只好叹口气回了家。一次,原魏国人李四到街上去买了三尺布,可回到家一看不足三尺于是回去找老板理论,可老板认为自己是按标准裁的布坚决不退。两人把官司打到秦始皇那里。


(1)材料一的“汤”“武”分别指谁?他们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2)依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3)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不同。这两个制度在目的方面有什么相同点?
(4)针对材料四中反映的问题,秦始皇采取什么办法解决?
2020-05-19更新 | 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