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265589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的“孝公”指的是哪国的国君?
(3)你能说出变法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吗?
(4)卫鞅遭车裂而死,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 商鞅变法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秦的统一和兴衰”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秦国发展 兴修水利】

材料一

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由于连年征战,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低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随着农业制度改革的深入,秦国粮食大量储积,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

——摘编自张宁《从农业制度改革看商映变法的现实意义》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图A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A


【秦国变革 商君奠基】

材料二 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商鞅的变法从根本上打破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因而,在推动秦国迅速走向富强的同时,也遭到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原有秩序既得利益集团的拼死反对,斗争堪称你死我活。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秦朝建立 巩固统一】

材料三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B   秦长城示意图


【秦朝暴政 走向衰亡】

材料四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如触犯法律,刑罚极为残;二世继位后,统治更残暴。

——秦朝民谣

C秦朝全国总人口约2000


(1)指出图A示意图代表哪一水利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水利工程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根据文字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农业发展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激发起大秦百姓发愤图强的血性”的军事措施是什么?材料二中“斗争堪称你死我活”说明了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中的“秦统治者”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根据图B信息,指出秦统治者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的暴政造成了什么后果?谈谈你能从秦朝的统一与衰亡中得到哪些认识?
2023-12-08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1)根据材料一,说出从图中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14世纪中叶后,(西欧地区)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在手工业中,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

——改编自部颁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四: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改革的部分内容

俄国

日本

仍在农奴制的束缚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被英法联军打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有权选择职业和拥有时产。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干预农奴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并且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从事农工商职业和贱民一律称为“平民”,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允许居住、迁徙、择业、婚姻等自由,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3)根据材料四,概括俄国和日本这项改革的相同点。

材料五: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953年1月1日)


(4)材料五认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最高利益”我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做出了哪些成就?(至少写出两个)

材料六: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是因为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实践告诉我们,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巨大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几十年含辛茹苦、流血流汗干出来的。亿万人民凭着一股开拓创新的拼劲,一股自力更生的韧劲,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需要做些什么?
2020-09-16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请回答:(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017-04-03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