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2706490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活


(1)材料一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被称为什么?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积极实行变法改革,其中变法成效最大的是哪次?
(2)材料二中“儒术”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在教育方面打破贵族王室垄断教育局面提出的主张是什么?“儒术”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是因为汉武帝采纳了什么建议?
(3)根据材料三回答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探究,围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物古迹是鲜活的历史,请依据如图所示文物回答问题。

(1)请说出图A和图B所示青铜器的名称?并回答图A这尊青铜器的历史地位。
(2)这些青铜采用了哪种铸造技术?主要铸造成分是什么?
(3)如图文物是商鞅铜方量,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体现了当时一重要变法的哪一项措施?

(4)千古奇观都江堰,(如图),两千多年来依然造福人类。请回答它修建于何时?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由哪两大系统工程构成?它修建在哪条江上?它使什么地区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19-10-31更新 | 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材料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使政治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简述这一举措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并简述这一举措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并说一说其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2023-08-17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据《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1)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的主要含义,并归纳其作用。

材料二   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钱穆《国史大纲》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在秦”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3)据材料三,指出秦朝“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是什么制度?分析该制度对秦朝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4)据材料四,指出“主父偃之计”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其作用。
2020-03-10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