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3087117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的发生是以人工驯化动物和栽培植物为最初契机和根本标志的,…农业经济使得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从而可以利用集体的能力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我国原始社会“人口以较大规模地聚居”及其“栽培植物”的史实一例。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图片,为其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两部农书的作者分别是谁?(2分请为材料三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四   两宋时期,南方地区发展的变化相当迅速,如广南西路(今广西),在北宋神宗时,户口数是25.8万多,到了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达到52.8万导致南方的经济地位上升并超越北方,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宁欣《中国古代史》


(4)材料四反映出宋代农业发展格局出现怎样的变化?综上所述结合所学,你认为影响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1·山东东营·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留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革新工具一见证经济文明】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图一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图二骨耜

任务二   【思想创新-传承精神文明】


(2)根据材料,分析大禹采用了怎样的治水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怎样的精神品质?

通大川,决壅塞,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任务三   【制度创新-关注政治文明】


(3)材料中“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建设有什么借鉴性意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任务四   【史料实证-提炼历史观点】


(4)阅读下列史料,以“河”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阐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且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堆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2023-11-04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令世人瞩目。请你与同学一起探究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使用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原始居民。这些生产工具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
(2)图三这一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何时?
【灿烂的文明】

材料二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3)根据材料二指出甲骨文的书写材料,并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4)请写出图四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四青铜器在世界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2021-11-17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他们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2)材料二中的两种房屋是什么样式的?分别是哪两种原始居民居住的?为什么他们的房屋建筑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有什么共同点?
2023-10-0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