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8 题号:1318998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的思想武器去拯救中国。“五四”后,他们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等,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一部分工人也提高了阶级觉悟。

——据张小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论析》等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摘编自霍豫《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特征和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思想武器”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后先进的中国人宣传该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学习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突出事例。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和时间。在第一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哪些?
2018-12-28更新 | 7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把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   “甲午战争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落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四   又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五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义务教育教科书

(1)史料实证:分别从《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中各举一例史实证明“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受到了严重侵犯”这一观点。
(2)甲午战败后,列强是怎样“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
(3)瓦德西的“拳乱”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完全殖民地的原因。
(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5)结合所学回答,李大钊思想的变化。
2024-02-04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6·南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历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6月3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018-01-20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