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6 题号:13210167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理想追求和道德情感。组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大一统”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黄朴民《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清朝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
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治上、汉朝思想上“大一统”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请举一例清朝晚期,湖南人维护边疆统一的事例。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境内出土的原始居民文物

   

材料二   文化整合是文化变为整体的或更为完整的过程,秦汉帝国正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秦朝实施一系列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变革,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体……秦亡后,汉代统治集团建立大一统帝国模式。

——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来以后,自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目,其典章制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摘编自高明士《东亚文化圈》


(1)指出材料一中的文物处于石器时代的哪个阶段,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远古时代中华文化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不断整合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政治变革”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举例指出唐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
2023-06-12更新 | 31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管辖人口管辖的郡
中央人口封国人口中央辖郡封国辖郡
450万850万15个39个

材料四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之梦》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在文字和币制方面制定的统一标准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他还建立了哪一制度?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5)以上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2020-03-04更新 | 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最能体现“选贤与能”的制度是什么?最能体现“天下为家”制度是什么?中国最早具备“小康”之世特征的朝代是哪一个?

材料二   西周封建(实行分封制)给古代国家与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对我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它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周室将自己家族的子弟派到各地区做诸侯,改变了过去外服诸侯全为地方土著的格局。他们是周王室的亲属,与周王朝之间的关系,非夏商外服诸侯可比……在整个西周,这些诸侯未发生过商代土著方国那样时叛时服的情况。

——摘编自沈长云《先秦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材料三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使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三,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
2023-11-15更新 | 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